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縮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3页 |
·N-乙酰葡萄糖胺 | 第19-30页 |
·N-乙酰葡萄糖胺概述 | 第19-20页 |
·N-乙酰葡萄糖胺应用 | 第20-23页 |
·N-乙酰葡萄糖胺用于治疗关节损伤 | 第21页 |
·N-乙酰葡萄糖胺可用于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 | 第21-22页 |
·N-乙酰葡萄糖胺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第22页 |
·N-乙酰葡萄糖胺是唾液酸合成的底物 | 第22-23页 |
·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 | 第23-30页 |
·化学合成 | 第24-25页 |
·酶法合成 | 第25-27页 |
·微生物发酵 | 第27-30页 |
·N-乙酰神经氨酸 | 第30-42页 |
·N-乙酰神经氨酸概述 | 第30-31页 |
·N-乙酰神经氨酸生物学功能 | 第31-32页 |
·N-乙酰神经氨酸的生产 | 第32-38页 |
·从天然产物中提取 | 第32-33页 |
·化学合成 | 第33页 |
·酶法合成 | 第33-35页 |
·全细胞催化 | 第35-38页 |
·微生物发酵 | 第38页 |
·大肠杆菌中N-乙酰神经氨酸的合成与代谢 | 第38-40页 |
·N-乙酰神经氨酸的应用前景 | 第40-42页 |
·药用价值 | 第40-41页 |
·食用价值 | 第41页 |
·临床诊断 | 第41-42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42-43页 |
第二章 重组大肠杆菌合成N-乙酰葡萄糖胺 | 第43-71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4-5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4-47页 |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第47-49页 |
·培养基 | 第47页 |
·主要试剂和缓冲液 | 第47-49页 |
·分子生物学常用工具酶 | 第49页 |
·常用试剂盒 | 第49页 |
·常用生化试剂 | 第49-50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61页 |
·菌种保藏 | 第51页 |
·PCR扩增 | 第51-52页 |
·体外组装构建重组质粒pUCnag | 第52-53页 |
·CaCl_2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3-54页 |
·CaCl_2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 | 第54页 |
·电转化法敲除大肠杆菌DH5α中的基因 | 第54-55页 |
·一步法提取质粒 | 第55-56页 |
·试剂盒提取质粒DNA | 第56页 |
·酵母基因组提取 | 第56页 |
·glmS基因多位点突变 | 第56-57页 |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 | 第57-60页 |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 | 第60页 |
·检测方法 | 第60-61页 |
·发酵过程中糖浓度的测定 | 第60页 |
·细菌生长情况检测 | 第60-61页 |
·发酵产物和副产物的检测 | 第61页 |
·质粒稳定性检测 | 第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0页 |
·发酵质粒构建 | 第61-63页 |
·nag操纵子的敲除 | 第63-64页 |
·不同强度启动子发酵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 | 第64-66页 |
·不同拷贝数质粒发酵生产N-乙酰葡萄糖胺 | 第66-68页 |
·manXYZ操纵子的敲除对N-乙酰葡萄糖胺积累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碳源发酵产生N-乙酰葡萄糖胺比较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三章 产N-乙酰神经氨酸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构建及优化 | 第71-100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材料 | 第72-7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72-75页 |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第75-76页 |
·培养基 | 第75-76页 |
·主要试剂和缓冲液 | 第76页 |
·分子生物学常用工具酶 | 第76页 |
·常用试剂盒 | 第76-77页 |
·常用生化试剂 | 第77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77页 |
·实验方法 | 第77-78页 |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 | 第77页 |
·检测方法 | 第77-78页 |
·发酵过程中糖浓度的测定 | 第77-78页 |
·细菌生长情况检测 | 第78页 |
·发酵产物和副产物的检测 | 第78页 |
·胞内外N-乙酰神经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98页 |
·pNnsG质粒的构建 | 第78-81页 |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 | 第81页 |
·葡萄糖胺合酶基因的过量表达 | 第81-83页 |
·glmS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第81-82页 |
·glmS基因的过量表达对N-乙酰神经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82-83页 |
·增加N-乙酰葡萄糖胺的积累 | 第83-85页 |
·nagBA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 第83-84页 |
·nag操纵子的敲除对N-乙酰神经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84-85页 |
·增加前体物丙酮酸的积累 | 第85-88页 |
·ackA基因敲除 | 第85-87页 |
·poxB基因敲除 | 第87-88页 |
·ldhA基因敲除 | 第88页 |
·nan操纵子的敲除 | 第88-89页 |
·补料发酵合成N-乙酰神经氨酸 | 第89-90页 |
·几种因素对N-乙酰神经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90-96页 |
·nagE基因过量表达 | 第90-92页 |
·低拷贝质粒表达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基因 | 第92-94页 |
·表面活性剂对N-乙酰神经氨酸产量的影响 | 第94-96页 |
·利用N-乙酰神经氨酸合酶合成N-乙酰神经氨酸 | 第96-97页 |
·利用大肠杆菌自身途径合成N-乙酰神经氨酸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全文总结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3-124页 |
附录 | 第124-1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