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1 引言 | 第13-21页 |
| ·花鼠概述 | 第13页 |
| ·皮肤概述 | 第13-15页 |
| ·毛囊的结构及发育 | 第15-16页 |
| ·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及细胞增殖 | 第16-17页 |
| ·毛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 第17-18页 |
| ·毛囊色素及分子调控机制 | 第18-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2 花鼠的毛被特征 | 第21-36页 |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花鼠被毛长度测量 | 第21页 |
| ·花鼠毛被类型的鉴定 | 第21页 |
| ·花鼠毛囊密度的计算 | 第21-22页 |
| ·花鼠皮肤毛囊的结构特征 | 第22-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 ·花鼠毛被特征 | 第24-25页 |
| ·花鼠被毛类型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 ·花鼠的毛囊密度 | 第31页 |
| ·花鼠皮肤毛囊的结构与特征 | 第31-33页 |
| ·毛囊干细胞定位 | 第33-34页 |
| ·BrdU、PCNA、Ki67和CK14在花鼠毛囊兴盛期中的表达 | 第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3 花鼠背部毛周期波的研究 | 第36-54页 |
| ·材料 | 第36-38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 ·药品及器材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6-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 ·季节条件下花鼠背部毛周期模式 | 第38页 |
| ·恒温条件对花鼠背部毛周期规律的研究 | 第38页 |
| ·拔毛对花鼠周期产生的影响 | 第38页 |
| ·花鼠毛囊的周期性 | 第38页 |
| ·探针制备 | 第38-41页 |
| ·原位杂交 | 第41-42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2页 |
| ·季节条件下花鼠背部毛周期模式 | 第42-45页 |
| ·恒温条件下对花鼠背部毛囊生长周期的研究 | 第45页 |
| ·拔毛对周期波产生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毛囊的周期性变化 | 第46-47页 |
| ·花鼠BMP2、BMP4、Noggin探针的制备 | 第47-48页 |
| ·β-catenin在毛囊兴盛期中的表达 | 第48-49页 |
| ·BMP2、BMP4和Noggin在毛囊中的表达 | 第49-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4 花鼠背部毛囊色素合成的调节机理 | 第54-65页 |
| ·材料及试剂 | 第54-55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 第54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4-55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55-58页 |
| ·花鼠背部黑黄条纹的组织学特征 | 第55页 |
| ·花鼠Mclr、Pax3、Mitf和Agouti基因片段的扩增、探针制备 | 第55-58页 |
| ·免疫组化检测Melan A、Trp1及Trp2在兴盛期毛囊中的表达 | 第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花鼠背部黑黄条纹的组织学特征 | 第58-59页 |
| ·Agouti PCR扩增结果 | 第59-60页 |
| ·重组子的快速鉴定 | 第60页 |
| ·菌液PCR鉴定 | 第60页 |
| ·Mc1R、Pax3和Mitf的PCR扩增及纯化回收 | 第60-61页 |
| ·花鼠MC1r、PAX3和Mitf和Agouti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61页 |
| ·Pax3、Mitf和Mc1R的体外转录 | 第61-62页 |
| ·免疫组化检测Melan A、Trp1及Trp2在兴盛期毛囊中的表达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65页 |
| 5 结论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 第70-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