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我国水产饲料业状况 | 第11-12页 |
2 水产饲料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与国际水平比较 | 第12-13页 |
·饲料蛋白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13页 |
·水产饲料市场有待规范 | 第13-14页 |
3 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现状 | 第14-16页 |
·潜在饲料资源数量严重不足,技术开发落后 | 第14页 |
·低质饼粕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 第14页 |
·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不足 | 第14-15页 |
·蛋白饲料资源需求量巨大 | 第15页 |
·我国蛋白饲料资源对外依存度巨大 | 第15页 |
·我国可开发利用蛋白饲料资源 | 第15-16页 |
4 饲料资源开发前景展望 | 第16-18页 |
5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 | 第18-27页 |
·化学水解法 | 第18页 |
·酶水解法 | 第18-20页 |
·植物蛋白酶水解作用 | 第18-19页 |
·动物蛋白酶水解作用 | 第19页 |
·微生物蛋白酶水解作用 | 第19-20页 |
·双酶水解作用 | 第20页 |
·多酶水解作用 | 第20页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20-21页 |
·细菌发酵法 | 第21页 |
·真菌发酵法 | 第21页 |
·大豆改性蛋白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 第21-25页 |
·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第22页 |
·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前景展望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大豆改性蛋白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特点 | 第27-31页 |
1 设备选择及主要特点 | 第27页 |
2 生产工艺 | 第27页 |
·大豆改性蛋白生产工艺流程 | 第27页 |
·大豆改性蛋白生产工艺参数 | 第27页 |
3 产品特点 | 第27-28页 |
·良好的溶解性及在高浓度状态下的低粘度 | 第27-28页 |
·大豆改性蛋白溶液稳定性不受PH值和加热的影响 | 第28页 |
·吸湿性和保湿性强 | 第28页 |
·独特的生理功能 | 第28页 |
4 大豆蛋白改性前后蛋白质分子组成的测定 | 第28-29页 |
5 大豆蛋白改性前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变化与鱼粉的比较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大豆改性蛋白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试验时间与地点 | 第31页 |
·试验用鱼 | 第31-32页 |
·试验日粮及制料方法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日常饲养管理 | 第33页 |
·生长性能相关指标的计算及公式 | 第33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不同添加量对异育银鲫增重率及饵料系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大豆改性蛋白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大豆改性蛋白对异育银鲫肝体比及肥满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大豆改性蛋白对异育银鲫肉质的影响 | 第39-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试验材料来源 | 第39页 |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第3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鱼体肌肉常规成分含量测定 | 第39-40页 |
·鱼体肌肉钙和磷含量测定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全文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表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