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微格教学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6页 |
·微格教学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微格教学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微格教学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6-21页 |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批判性思维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批判性思维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2. 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 第21-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文献法 | 第21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21页 |
·访谈法 | 第21-22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2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22页 |
·实验法 | 第22-24页 |
3. 实验设计 | 第24-38页 |
·实验对象、时间与地点 | 第24页 |
·实验内容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实验应用设计 | 第24-25页 |
·微格教学教室平面设计 | 第24-25页 |
·教室的平面形状 | 第25页 |
·教室的色彩 | 第25页 |
·照明设计 | 第25页 |
·声学设计 | 第25页 |
·试验控制 | 第25-26页 |
·常规控制 | 第25-26页 |
·干扰控制 | 第26页 |
·实验流程 | 第26-27页 |
·实验实施计划 | 第27-28页 |
·实验安排 | 第27页 |
·授课思路设计 | 第27-28页 |
·实验授课模式的选择 | 第28-31页 |
·新授课采用“启发诱导法教学模式” | 第28-29页 |
·强化练习课采用“目标教学模式” | 第29-30页 |
·强化复习课采用“互动教学模式” | 第30-31页 |
·评价体系的采用 | 第31-38页 |
·体育微格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 | 第31-33页 |
·体育微格课程考试评价体系 | 第33-36页 |
·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评价体系 | 第36-38页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体育类学生和非艺术体育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实验前两组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分析 | 第39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分析 | 第39-40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后对学生综合教学技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对学生导入技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对学生板书技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对学生讲解技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对学生示范技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对学生教学组织技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体育微格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后对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件1 | 第55-57页 |
附件2 | 第57-58页 |
附件3 | 第58-59页 |
附件4 | 第59-60页 |
附件5 | 第60-61页 |
附件6 | 第61-62页 |
附件7 | 第62-63页 |
附件8 | 第63-64页 |
附件9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