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高校稳定概述 | 第12-18页 |
(一) 高校稳定的内涵 | 第12-15页 |
1. 社会稳定 | 第12页 |
2. 高校稳定 | 第12页 |
3. 高校稳定的特点 | 第12-13页 |
4. 高校稳定工作现状 | 第13-15页 |
(二) 衡量高校稳定的标准 | 第15-16页 |
1. 高校政治立场稳定与否 | 第15页 |
2. 师生员工思想稳定与否 | 第15页 |
3. 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稳定与否 | 第15-16页 |
4. 教育教学环境的稳定与否 | 第16页 |
(三) 当前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 第16-18页 |
1. 有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第16页 |
2. 有助于保障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 第16-17页 |
3. 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17-18页 |
二、 现阶段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 | 第18-27页 |
(一) 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第18-21页 |
1. 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稳定的挑战 | 第18页 |
2. 高等教育产业化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 第18-19页 |
3. 互联网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 第19页 |
4.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 第19-20页 |
5. 民族、宗教问题给高校稳定工作带来影响 | 第20-21页 |
6. 学生家庭经济差距给高校稳定带来影响 | 第21页 |
(二) 高校稳定工作面临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21-27页 |
1. 高校稳定工作制度欠缺对高校稳定带来影响 | 第21-23页 |
2. 高校内部管理面对新事物时凸显不足对高校稳定造成影响 | 第23页 |
3. 德育教育缺失对高校稳定造成影响 | 第23-24页 |
4. 校园内突发事件对高校稳定的影响 | 第24页 |
5. 特殊群体学生比例逐年加大给高校稳定带来影响 | 第24-25页 |
6. 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影响高校稳定 | 第25页 |
7. 教师队伍的稳定牵动着高校稳定 | 第25-27页 |
三、 加强与维护高校稳定的基本对策 | 第27-41页 |
(一) 政治引领与精神塑造的统一,是维护高校稳定的根本保障 | 第27-29页 |
1. 坚持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 第27-28页 |
2. 要教育学生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正确的认识 | 第28页 |
3. 塑造大学精神引领师生思想阵地 | 第28-29页 |
4. 增强做好高校稳定工作的责任感 | 第29页 |
(二) 实现高校稳定管理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基本原则 | 第29-32页 |
1. 高校党委要牢固树立维护高校稳定的责任感 | 第29-30页 |
2. 依法治校,为维护高校稳定提供法律保障 | 第30页 |
3. 更新思想观念,改变管理模式,优化现有高校稳定工作模式 | 第30-31页 |
4.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树立高校稳定工作理念 | 第31页 |
5. 创新稳定工作思路,确保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31-32页 |
6. 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 第32页 |
(三) 加强高校实际问题处理能力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实际举措 | 第32-37页 |
1. 提高教学质量 | 第32-33页 |
2.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 第33-34页 |
3. 做好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 | 第34页 |
4. 改善校园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创造育人良好环境 | 第34-35页 |
5. 重视贫困生工作,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 第35页 |
6.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35-36页 |
7. 做好教师队伍稳定工作 | 第36-37页 |
(四) 建立并完善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机制 | 第37-41页 |
1. 确保高校稳定的核心机制 | 第37-38页 |
2. 高校稳定的辅助性机制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