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方言语音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 第一节 洱源县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 第9页 |
| 第二节 洱源方言概况 | 第9-12页 |
| 一、 方言概况 | 第9-10页 |
| 二、 洱源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 洱源城关方言语音和四乡话的差异 | 第11-12页 |
|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2-13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 二、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2-13页 |
| 1、研究理论 | 第12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发音合作人 | 第13-14页 |
| 第五节 音标符号 | 第14-15页 |
| 第六节 特殊符号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洱源方言音系 | 第16-30页 |
| 第一节 洱源方言的语音系统 | 第16-18页 |
| 一、 声母 | 第16页 |
| 二、 韵母 | 第16-17页 |
| 三、 声调 | 第17页 |
| 四、 文白异读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单字音表 | 第18-30页 |
| 第三章 洱源方言的语流音变 | 第30-35页 |
| 第一节 两字组连读变调 | 第30-33页 |
| 一、 非重叠式两字连读 | 第30-32页 |
| 二、 叠字两字组的连续调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儿化音变 | 第33-35页 |
| 一、 儿化韵的构成形式 | 第33-34页 |
| 二、 声调变化规律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洱源语音与北京语音、昆明语音的比较 | 第35-44页 |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 第35-38页 |
|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 | 第38-42页 |
|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洱源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 第44-66页 |
|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 | 第44-52页 |
| 第二节 韵母比较 | 第52-64页 |
| 第三节 声调比较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洱源方言同音字汇 | 第66-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