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成分与结构对Zr-Co-Al-(Fe)大块金属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35页
   ·引言第11-18页
     ·玻璃和金属玻璃的特点第11页
     ·非晶态材料的独特性能第11-13页
     ·玻璃形成能力(GFA)判据第13-17页
     ·提高 GFA 的经验规则第17-18页
   ·金属玻璃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5页
     ·发展历史第18-20页
     ·主要研究方向和进展第20-25页
   ·金属玻璃的应用第25-27页
   ·非晶合金塑性变形模型第27-30页
     ·自由体积模型第28-29页
     ·剪切转变区模型第29-30页
     ·绝热加热模型第30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30-35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30-33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3-35页
2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第35-43页
   ·金属玻璃样品的制备第35-38页
     ·铜模吸铸法(copper-mold suction casting)第35-36页
     ·气枪法(gun technique)第36-37页
     ·旋铸法(melt-spinning)第37页
     ·水淬法(water quenching method)第37页
     ·高压模铸法(high pressure die casting)第37页
     ·粉末冶金法(powder metallurgy)第37-38页
   ·样品的结构和热力学表征第38-40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8-39页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9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9-40页
   ·样品的力学性能表征第40-41页
     ·压缩或拉伸变形第40-41页
     ·维氏硬度测试第41页
   ·物理性能的表征第41-42页
     ·密度测量第41页
     ·利用超声进行弹性常数的测量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 Zr_(56)Co_(26)Al_(18)大块金属玻璃的力学性能及结晶研究第43-55页
   ·概述第43页
   ·实验过程第43-44页
   ·结果第44-47页
     ·非晶结构研究第44-46页
     ·力学性能第46-47页
   ·讨论第47-53页
     ·剪切带演变第47-48页
     ·断裂机理和塑性机制第48-50页
     ·晶化行为的研究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Fe部分取代 Co 对 Zr_(56)Co_(28)Al_(16)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55-71页
   ·概述第55-57页
   ·实验过程第57-59页
   ·结果第59-65页
     ·结构表征第59-61页
     ·表征玻璃形成能力第61-62页
     ·力学性能第62-65页
   ·讨论第65-68页
     ·非晶合金的屈服强度第65-67页
     ·Fe 部分取代 Co 对 Zr_(56)Co_(28)Al_(16)屈服强度的影响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71页
5 Co/Al 比对 Zr_(56)Co_(44-x)Al_x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71-83页
   ·概述第71-72页
   ·实验过程第72-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结构表征第73-74页
     ·玻璃形成能力的表征第74-77页
     ·力学性能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3页
6 大块金属玻璃中内部状态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第83-93页
   ·概述第83-84页
   ·实验过程第84-86页
   ·结果第86-90页
     ·自由体积的定量第86-89页
     ·铸造电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9-90页
   ·讨论第90-92页
     ·断裂形貌与塑性机制第90-91页
     ·自由体积对硬度和屈服强度的影响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3-97页
   ·结论第93-94页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第94-95页
   ·展望第95-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9页
附录第119页
 A. 教育简历第119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9页
 C. 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二甲胺硼烷体系化学沉积的电化学研究
下一篇:跨海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