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多工况轨压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9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外轨压控制系统建模的研究第11页
     ·国外轨压控制策略和算法的研究第11-12页
     ·国内轨压控制策略和算法的研究第12页
   ·课题的研究要求和研究内容第12-14页
     ·课题的研究要求第12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2-14页
   ·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现有的研究条件第14页
     ·课题研究方法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16-28页
   ·电控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系统简介第16-24页
     ·高压油泵第16-19页
     ·计量比例电磁阀(MeUn)第19-21页
     ·喷油器第21-23页
     ·共轨管组件第23-24页
   ·轨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24-27页
     ·以泵流量为控制输出量的轨压单闭环系统第24-25页
     ·轨压-电流双闭环系统第25-26页
     ·以占空比为控制输出量的轨压单闭环系统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轨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28-34页
   ·主控制器模块(MCU)的选型第28-29页
   ·MEUN 阀硬件驱动电路第29-31页
     ·MeUn 阀的控制方式第29-30页
     ·PWM 波的生成第30-31页
     ·MeUn 阀硬件驱动电路第31页
   ·轨压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第31-33页
     ·轨压传感器的选型第31-32页
     ·轨压信号采集与处理第32-33页
     ·轨压传感器的标定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轨压控制相关算法及控制策略总体方案设计第34-46页
   ·轨压采样与控制时序的选择第34-35页
   ·轨压采集滤波算法第35-36页
   ·轨压闭环控制算法第36-40页
     ·PID 算法简介第36-37页
     ·位置式PID 和增量式PID 选择第37-38页
     ·PID 参数自整定方法选择第38-40页
   ·轨压控制策略总体方案的制定第40-44页
     ·目标轨压的计算第40-42页
     ·开环—闭环混合控制第42页
     ·前馈—反馈混合控制第42-44页
     ·轨压控制策略总体方案的确定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轨压控制基础实验研究第46-54页
   ·轨压控制方案的验证试验与改进第46-49页
     ·开环和闭环混合控制效果第46-47页
     ·带死区的PID 控制算法第47-48页
     ·微分分离的PID 控制算法第48-49页
   ·轨压对动力性和排放的影响第49-51页
     ·轨压对动力性的影响第49-50页
     ·轨压对油耗的影响第50-51页
     ·轨压对烟度排放的影响第51页
   ·轨压控制基础MAP 标定第51-53页
     ·目标轨压MAP 的标定第51-52页
     ·开环占空比MAP 的标定第52-53页
     ·蓄电池电压对占空比的修正MAP 标定第53页
     ·轨压控制PID 参数MAP 标定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各工况下的轨压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第54-72页
   ·起动工况轨压控制策略第54-58页
     ·起动工况的轨压控制要求及难点第54-56页
     ·针对起动轨压控制策略的研究第56-58页
   ·稳态工况轨压控制策略第58-63页
     ·运行工况轨压控制策略第59页
     ·怠速工况轨压控制要求及难点第59-60页
     ·针对怠速轨压控制策略的研究第60-63页
   ·瞬态工况轨压控制策略第63-68页
     ·轨压变化率对PID 参数的影响第63页
     ·PID 控制周期的确定第63-64页
     ·针对瞬态的PID 算法改进第64-67页
     ·瞬态工况轨压控制试验第67-68页
   ·动力性和排放性试验数据分析第68-71页
     ·外特性试验数据比较第69页
     ·负荷特性实验数据比较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72-74页
   ·全文总结第72页
   ·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油机电控EGR系统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苏南地域性景观的可持续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