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价值与可行性论证 | 第9-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 选题的可行性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一、 目前学术界对术语“同”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汉语词典》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及操作程序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对《现汉》中“某‘同’某”的考查 | 第15-18页 |
第一节 对同义词的记录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现汉》中用“同”沟通的汉字字际关系描写 | 第18-49页 |
第一节 异体字 | 第18-36页 |
一、 异体字概说 | 第18-19页 |
二、 异体字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三、 异体字身份的非唯一性 | 第21页 |
四、 《现汉》中用“同”沟通的异体字 | 第21-36页 |
第二节 通假字 | 第36-40页 |
一、 通假字的界定 | 第36页 |
二、 《现汉》中用“同”沟通的通假字 | 第36-40页 |
第三节 古今字 | 第40-46页 |
一、 古今字的界定 | 第40页 |
二、 《现汉》中用“同”沟通的古今字 | 第40-46页 |
第四节 同源字 | 第46-49页 |
一、 同源字的界定 | 第46页 |
二、 《现汉》中用“同”沟通的同源字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对《现汉》中“某‘同’某”工作的评价 | 第49-56页 |
第一节 “同”的具体形式与字词关系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术语“同”运用的不科学之处 | 第51-55页 |
第三节 《现汉》中“某‘同’某”的运用以及《现汉》的体例问题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