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城”中的百合--试论郭敬明的后唯美主义气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后唯美主义者郭敬明的出场 | 第13-22页 |
第一节 “80 后”文学与政治同行 | 第13-17页 |
(一) 传播媒介与网络监管的“开放” | 第13-15页 |
(二) “独一代”的双面人生 | 第15-16页 |
(三) 教育“竞争”压力下的自我表达 | 第16-17页 |
第二节 “80 后”文学与经济相伴 | 第17-19页 |
第三节 “80 后”文学与文化相依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为艺术而生活”——后唯美主义的生活观 | 第22-42页 |
第一节 审美化的城市——后唯美主义的生存环境 | 第22-29页 |
(一) 唯美化的都市生活方式 | 第22-26页 |
(二) 都市流浪者 | 第26-29页 |
第二节 亚文化——后唯美主义的文化属性 | 第29-35页 |
(一) “孩子”情结 | 第29-30页 |
(二) “宅”情结 | 第30-32页 |
(三) 自恋情结 | 第32-33页 |
(四) 同性恋情结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反抗与妥协并存——后唯美主义的两面性特质 | 第35-42页 |
(一) 反抗性 | 第36-39页 |
(二) 妥协性 | 第39-42页 |
第三章 “为艺术而艺术”——后唯美主义的艺术观 | 第42-54页 |
第一节 “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情钟悲剧 | 第42-47页 |
(一) 陨落之美 | 第42-43页 |
(二) 意象之美 | 第43-45页 |
(三) 自由之美 | 第45-47页 |
第二节 “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谎言的真理 | 第47-51页 |
(一) 谎言的艺术 | 第47-48页 |
(二) 面具理论 | 第48-51页 |
第三节 形式就是一切——唯美、华丽的语言特色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3页 |
后记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