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选题来源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一般攻击模型(GAM)的基本假设及其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体感游戏用户体验研究 | 第12页 |
·体感操作暴力性视频游戏对游戏者反社会行为的影响 | 第12-14页 |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4-17页 |
·暴力性视频游戏操作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 第14-15页 |
·暴力性视频游戏操作方式对攻击性认知的激活效应 | 第15页 |
·暴力性视频游戏操作方式对情绪状态的激发作用 | 第15-16页 |
·暴力性视频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生理唤醒水平的影响 | 第16-17页 |
·研究构思 | 第17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 实验一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 第18-22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0页 |
·被试 | 第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实验二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攻击性认知的激活效应 | 第22-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4页 |
·被试 | 第22页 |
·问卷测量与游戏材料 | 第22页 |
·实验词汇 | 第22-23页 |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23-24页 |
·预分析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基线测量 | 第24-25页 |
·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高低游戏经验者攻击性认知的激活机制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4 实验三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情绪状态的激发作用 | 第27-34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9页 |
·被试 | 第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29页 |
·预分析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5 实验四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生理唤醒水平的影响 | 第34-38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被试 | 第34页 |
·问卷与游戏材料 | 第34页 |
·实验设备与环境 | 第34页 |
·实验设计与程序 | 第34-35页 |
·预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6 综合讨论 | 第38-42页 |
·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 第38页 |
·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攻击性认知的激活效应 | 第38-39页 |
·暴力性视频游戏操作方式对情绪状态的激发作用 | 第39-40页 |
·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生理唤醒水平的影响 | 第40-41页 |
·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与一般攻击模型 | 第41-42页 |
7 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69页 |
附录A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 第49-62页 |
附录B 词汇评定结果 | 第62-64页 |
附录C 研究所用调查问卷 | 第64-68页 |
附录D 游戏介绍 | 第68页 |
附录E 实验指导语 | 第68-6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