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导论 | 第9-18页 |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3.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 文献法 | 第14页 |
2. 观察法 | 第14页 |
3. 行动研究法 | 第14页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8页 |
1. 小组 | 第14-15页 |
2. 小组合作 | 第15页 |
3. 小组合作学习 | 第15-18页 |
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一) 随意分组讨论,不注重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 | 第18页 |
(二) 学生的合作参与度不均衡,缺乏合作的主观意识 | 第18-19页 |
(三) 合作内容不适合 | 第19页 |
(四) 忽视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 第19页 |
(五) 教师角色不到位 | 第19-20页 |
(六) 评价不全面,缺少有效的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三、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一) 客观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1. 初中教育投入不足 | 第21页 |
2. 对数学课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3. 现今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 第22页 |
4. 教育评价体制的错乱 | 第22-23页 |
(二) 主观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1. 学生方面 | 第23-24页 |
2. 教师方面 | 第24-26页 |
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研究 | 第26-47页 |
(一) 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 第26-29页 |
1. 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 第26页 |
2. 对合作小组的规模大小进行确定 | 第26-27页 |
3.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 第27页 |
4. 进行角色分工 | 第27-28页 |
5. 对小组长进行定期的培训 | 第28-29页 |
(二) 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 第29-31页 |
1. 学会表达 | 第29页 |
2. 学会质疑 | 第29-30页 |
3. 学会互助 | 第30页 |
4. 学会讨论 | 第30-31页 |
5. 学会协调 | 第31页 |
(三) 整合适合采用合作教学的内容 | 第31-35页 |
1.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 第32-33页 |
2. 具有探究性的内容 | 第33-34页 |
3. 具有开放性的内容 | 第34-35页 |
(四) 关注弱势群体在合作学习中的成长 | 第35-36页 |
(五) 教师担当好科学的角色 | 第36-40页 |
1. 合作任务的“设计者” | 第36-37页 |
2. 组内交流的“参与者” | 第37-38页 |
3. 协作学习的“引导者” | 第38-39页 |
4. 课堂进程的“调控者” | 第39-40页 |
(六)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 第40-47页 |
1. 注重对小组的团体评价 | 第40-41页 |
2. 重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 | 第41-43页 |
3. 开展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