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选题缘起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配置的概念分析 | 第14-2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质内涵 | 第14-19页 |
·资源的涵义与特征 | 第14-1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涵 | 第15-18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 | 第18-19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本质内涵 | 第19-21页 |
·资源配置的内涵 | 第19-20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 | 第21-28页 |
·哲学依据 | 第21-23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 | 第21-22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 第22-23页 |
·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23页 |
·经济学依据 | 第23-25页 |
·供需均衡理论 | 第23-24页 |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第24-25页 |
·教育学依据 | 第25-28页 |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 | 第25-26页 |
·生活教育理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 第28-3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取得的主要成绩 | 第28-31页 |
·实现了时空上的优势互补 | 第28-29页 |
·校内资源的配置逐渐优化 | 第29-31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 | 第31-32页 |
·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 | 第32-33页 |
·资源配置的机制不够科学 | 第33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 | 第33-34页 |
·资金投入不够形成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 | 第34页 |
·观念发展滞后造成资源配置的机制不够科学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 第35-47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必然要求 | 第35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 第35-36页 |
·对大学生进行立体教育和综合培养的必然要求 | 第36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6-38页 |
·效益性原则 | 第36-37页 |
·协调性原则 | 第37页 |
·动态性原则 | 第37-38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38页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路径 | 第38-47页 |
·树立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观念 | 第39-40页 |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 | 第40-43页 |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互补综合模式 | 第43-45页 |
·合理配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