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 | 第12页 |
·新时期《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 第16-22页 |
·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 第16-17页 |
·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高 | 第17-18页 |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班级授课制不能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个别差异 | 第19-20页 |
·班级授课制使学生不能充分享有学习的自主权 | 第20页 |
·班级授课制使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受到限制 | 第20-21页 |
·班级授课制使学生不能充分享有既分工又合作的学习方式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理论 | 第22-36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 第22-31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创始及其做法 | 第22-23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做法 | 第23-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1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原则 | 第31-32页 |
·自由 | 第31-32页 |
·合作 | 第32页 |
·时间的预算 | 第32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的具体措施 | 第32-33页 |
·师生订立公约 | 第32-33页 |
·学生自行学习 | 第33页 |
·作学习进度登记 | 第33页 |
·采用学分制标示学生学习情况 | 第33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论依据 | 第33-35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价值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36-53页 |
·人员结构 | 第36-38页 |
·单个学生 | 第36页 |
·小组 | 第36-37页 |
·个体互助 | 第37-38页 |
·环境创设 | 第38-39页 |
·学习资源 | 第38页 |
·家庭环境 | 第38页 |
·实验室环境 | 第38-39页 |
·保证学习任务实施的措施 | 第39-43页 |
·学习合约 | 第39-41页 |
·进度表 | 第41-42页 |
·评价机制的建立 | 第42-43页 |
·实施流程 | 第43页 |
·英语学习任务运用范围 | 第43-44页 |
·教学设计 | 第44-53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活动教案 | 第44-48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下的活动案例 | 第48-53页 |
第五章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验 | 第53-58页 |
·实验假设 | 第53页 |
·研究方法 | 第53页 |
·实验过程 | 第53-54页 |
·第一阶段 | 第53-54页 |
·第二阶段 | 第54页 |
·问卷调查 | 第54-58页 |
·学生问卷 | 第55-56页 |
·教师问卷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第58-63页 |
·实验第一阶段 | 第58-59页 |
·实验第二阶段 | 第59-60页 |
·个别访谈 | 第60-61页 |
·学生学习心得 | 第60-61页 |
·教师教学体会 | 第61页 |
·问卷调查一 | 第61-63页 |
·实验班学生学习英语态度的发展情况 | 第61-62页 |
·实验班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发展情况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启示 | 第63-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研究启示 | 第63-66页 |
·运用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注意点 | 第63-64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 第64-65页 |
·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65-66页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66-67页 |
·进一步加强对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 第66页 |
·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还需要继续研究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Ⅰ | 第69-71页 |
附录Ⅱ | 第71-72页 |
附录Ⅲ | 第72-73页 |
附录Ⅳ | 第73-74页 |
附录Ⅴ | 第74-75页 |
附录Ⅵ | 第75-76页 |
附录Ⅶ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