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立体不完整画隐线图的标记和补线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计算机解释二维线图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计算机解释二维线图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对线图解释的定性研究分析 | 第12-13页 |
·对线图解释的定量研究分析 | 第13-14页 |
·计算机解释二维线图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表示的原则与方法 | 第18-26页 |
·表示直线的原则 | 第18页 |
·平面直线表示方法 | 第18-20页 |
·三维空间直线表示法 | 第20-25页 |
·6参数表示法 | 第20-21页 |
·4参数加1整数标记表示法 | 第21-22页 |
·垂直相交两平面表示法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画隐线图的标记理论 | 第26-34页 |
·基本假设 | 第26-27页 |
·平面立体线图的分类 | 第27-28页 |
·线图标记的理论及规则 | 第28-30页 |
·棱线的分类及其标记 | 第28-29页 |
·节点的分类及标记 | 第29-30页 |
·自然线图的标记 | 第30页 |
·画隐线图标记算法 | 第30-33页 |
·棱线代码 | 第31页 |
·节点代码 | 第31-32页 |
·完整画隐线图标记步骤 | 第32页 |
·完整画隐线图标记算例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平面立体不完整画隐线图的完整 | 第34-48页 |
·不完整线图 | 第34-35页 |
·L型节点分析 | 第35-39页 |
·“一”字型节点 | 第39-40页 |
·不完整线图标记和补线 | 第40-47页 |
·L型节点和“一”字型节点代码 | 第40-41页 |
·不完整线图标记和补线步骤 | 第41-44页 |
·补全遗漏节点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曲面立体不完整线图的完整 | 第48-72页 |
·基本假设 | 第48-49页 |
·完整画隐线图的节点分析 | 第49-58页 |
·节点形式 | 第50-53页 |
·W型和Y型节点分析 | 第53页 |
·A型节点分析 | 第53-54页 |
·S型节点 | 第54-55页 |
·V型节点 | 第55-58页 |
·完整画隐线图的标记方法 | 第58-60页 |
·不完整画隐线图的节点分析 | 第60-65页 |
·L型节点分析 | 第61-64页 |
·“一”字型节点分析 | 第64-65页 |
·不完整画隐线图的标记与补线 | 第65-70页 |
·线图中的节点附近曲线的近似 | 第65页 |
·不完整画隐线图标记和补线的步骤 | 第65-68页 |
·不完整画隐线图标记和补线算例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