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8页 |
1 兰科植物病毒简介 | 第14-21页 |
·兰科植物病毒概述 | 第15-16页 |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 | 第16-18页 |
·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 | 第18-20页 |
·非洲木薯花叶病毒(African cassava mosaic virus,ACMV) | 第20-21页 |
·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related protein,RBR) | 第21页 |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蛋白(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 第21页 |
2 植物转基因研究 | 第21-30页 |
·脱毒快繁 | 第22页 |
·RNA沉默研究 | 第22-23页 |
·转化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农杆菌转基因 | 第25-26页 |
·基因枪轰击 | 第26-27页 |
·植物转基因标记介绍 | 第27-30页 |
·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 | 第28-29页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 第29页 |
·铁氧还原类蛋白基因(pflp) | 第29-30页 |
3 蛋白组学及其研究技术 | 第30-36页 |
·蛋白质组学基本概述 | 第30-31页 |
·蛋白质的分离——双向电泳技术 | 第31-34页 |
·样品制备 | 第31-32页 |
·蛋白等电聚焦 | 第32-33页 |
·胶条平衡 | 第33页 |
·SDS-PAGE | 第33-34页 |
·蛋白质的鉴定——质谱技术 | 第3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5页 |
·蛋白质组研究的其他技术 | 第35-36页 |
·蛋白质芯片技术 | 第35-36页 |
·荧光差异双向电泳 | 第36页 |
·蛋白免疫印迹 | 第36页 |
4 选题意义、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36-38页 |
·选题意义 | 第36-37页 |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大花蕙兰和烟草植物组织培养 | 第38-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材料 | 第38页 |
·植物材料 | 第38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8页 |
·大花蕙兰组培中相关数据计算方法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 | 第38-40页 |
·培养基的确定 | 第38-39页 |
·大花蕙兰茎尖诱导 | 第39页 |
·原球茎增殖 | 第39页 |
·原球茎出芽 | 第39页 |
·壮苗生根 | 第39页 |
·试管苗移栽 | 第39-40页 |
·本氏烟草 | 第40页 |
·烟草无菌苗的培养 | 第40页 |
·烟草愈伤组织的培养 | 第40页 |
·烟草出芽 | 第40页 |
·烟草生根 | 第40页 |
·烟草炼苗、土培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 | 第40-49页 |
·培养基确定 | 第40-46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大花蕙兰茎尖培养 | 第46-47页 |
·大花蕙兰原球茎 | 第47页 |
·大花蕙兰试管苗 | 第47页 |
·大花蕙兰离体再生频率计算 | 第47-49页 |
·大花蕙兰茎尖诱导成活率计算 | 第47-48页 |
·大花蕙原球茎诱导成活率计算 | 第48页 |
·大花蕙原球茎增殖系数计算 | 第48-49页 |
·烟草组织培养 | 第49-51页 |
·烟草无菌苗培养 | 第49页 |
·烟草愈伤组织 | 第49-50页 |
·烟草幼苗培养 | 第50页 |
·烟草生根培养 | 第50-51页 |
·烟草成苗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第三章 大花蕙兰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 | 第54-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9页 |
·材料 | 第54-55页 |
·植物材料 | 第54页 |
·菌种与载体 | 第54页 |
·分子与生化试剂 | 第54页 |
·引物 | 第54-55页 |
·方法 | 第55-59页 |
·CymMV和ORSV外壳蛋白基因沉默载体的获得与鉴定 | 第55-57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第55页 |
·CymMV和ORSV外壳蛋白基因沉默载体的转化连接 | 第55页 |
·沉默载体的提取及鉴定 | 第55-56页 |
·BamH I和Scal I双酶切检测质粒 | 第56页 |
·标记载体pcambia 1301的提取 | 第56页 |
·标记载体pcambia 1301的鉴定 | 第56-57页 |
·标记载体pcambia 1301酶切 | 第56-57页 |
·标记载体pcambia 1301 GUS PCR检测 | 第57页 |
·基因枪轰击转化大花蕙兰原球茎 | 第57-59页 |
·子弹制备 | 第57页 |
·轰击前处理 | 第57页 |
·基因枪轰击 | 第57-58页 |
·转基因大花蕙兰的Gus检测 | 第58-59页 |
2 结果 | 第59-62页 |
·CymMV和ORSV沉默载体的的提取与鉴定 | 第59-61页 |
·CymMV和ORSV沉默载体的提取 | 第59页 |
·CymMV和ORSV沉默载体酶切鉴定 | 第59-60页 |
·pCAMBIA 1301标记载体的提取 | 第60页 |
·pCAMBIA 1301标记载体的酶切鉴定 | 第60-61页 |
·pCAMBIA 1301标记载体的GUS PCR鉴定 | 第61页 |
·CymMV和ORSV沉默载体的的轰击 | 第61页 |
·CymMV和ORSV沉默载体GUS检测 | 第61-62页 |
3 讨论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大花蕙兰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 第63-72页 |
1 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63页 |
·植物材料 | 第63页 |
·试剂 | 第63页 |
·仪器设备 | 第6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3-68页 |
·成龄大花蕙兰叶片总蛋白提取 | 第63-64页 |
·溶液配制(见附录3) | 第63页 |
·成龄大花蕙兰叶片总蛋白提取方法 | 第63-64页 |
·单向SDS-PAGE | 第64-65页 |
·蛋白质浓度测定 | 第64页 |
·SDS-PAGE所需试剂(见附录3) | 第64-65页 |
·分离胶和浓缩胶的配制 | 第65页 |
·单向SDS-PAGE电泳 | 第65页 |
·双向电泳方法 | 第65-67页 |
·双向电泳所需试剂(见附录3) | 第65-66页 |
·等电聚焦 | 第66页 |
·IEF胶条的平衡 | 第66页 |
·SDS-PAGE电泳 | 第66-67页 |
·PAGE胶染色 | 第67页 |
·图谱获得及分析 | 第67页 |
·蛋白质质谱分析 | 第67-68页 |
·蛋白质点的切取和酶解 | 第67-68页 |
·蛋白质质谱分析 | 第6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8-70页 |
·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 第68-69页 |
·单向SDS-PAGE | 第69页 |
·成龄大花蕙兰叶片双向电泳图谱 | 第69-70页 |
4 讨论 | 第70-72页 |
第五章 本氏烟草ACMV病毒的侵染性检测 | 第72-79页 |
1 材料 | 第72页 |
·植物材料 | 第72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72页 |
·引物 | 第7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烟草无菌苗的培养 | 第72-73页 |
·重组载体的摇菌 | 第73页 |
·健康烟草叶片摩擦接种 | 第73页 |
·提取烟草的总RNA | 第73-74页 |
·反转录 | 第74页 |
·PCR扩增 | 第7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PVX重组载体构建 | 第74页 |
·病毒接种后叶片症状 | 第74-76页 |
·半定量PCR和PCR结果(sqRT-PCR) | 第76-77页 |
4 讨论 | 第77-79页 |
研究结果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附录1:MS培养基母液配制表 | 第91-92页 |
附录2:高渗培养基(NB)母液配制表 | 第92-94页 |
附录3:常用试剂及母液配方 | 第94-100页 |
附录4: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0-101页 |
附录5:PCAMBIA1301载体序列及图谱 | 第101-102页 |
个人简历 | 第102页 |
参与基金项目 | 第10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2页 |
专利情况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