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研究综述 | 第8页 |
(二)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9-10页 |
一、学校德育的涵义及特征 | 第10-13页 |
(一) 学校德育的涵义 | 第10-11页 |
(二) 学校德育的特征 | 第11-13页 |
二、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 第13-15页 |
(一) 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 第13-14页 |
(二) 学校德育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方向和动力 | 第14页 |
(三) 学校德育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思想保证 | 第14-15页 |
三、学校德育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 第15-23页 |
(一)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 | 第15-17页 |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原则 | 第15-16页 |
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 第16页 |
3. 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 第16页 |
4. 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第16-17页 |
(二) 学校德育的具体原则 | 第17-20页 |
1. 方向性原则 | 第17页 |
2. 一贯性原则 | 第17-18页 |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第18页 |
4. 主体性原则 | 第18-19页 |
5. 实践性原则 | 第19页 |
6. 本土化原则 | 第19-20页 |
(三) 学校德育的方法 | 第20-23页 |
1. 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注重创新 | 第20-21页 |
2.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 第21页 |
3. 树立榜样,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 第21-22页 |
4. 创设良好的班级体,实施集体教育法 | 第22-23页 |
四、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 | 第23-39页 |
(一) 学校德育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1. 学校德育取得的成就 | 第23-24页 |
2.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二) 学校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1. 家庭的影响 | 第28-29页 |
2. 学校的影响 | 第29-30页 |
3. 社会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三) 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对策 | 第31-39页 |
1. 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第31-32页 |
2.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优化社会环境 | 第32页 |
3.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 第32-34页 |
4.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第34-35页 |
5. 改革德育方法,优化德育过程 | 第35-37页 |
6. 根据学生所处的道德阶段和年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 | 第37页 |
7. 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创建优良校风 | 第37页 |
8. 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 第37-38页 |
9. 坚持“三位一体”,构建道德教育网络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