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辩论权与诉讼代理制度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辩论权与辩论能力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诉讼代理制度与辩论权保护 | 第14-16页 |
一、各国诉讼代理制度分类 | 第14页 |
二、我国诉讼代理制度简介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一般意义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历史考察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我国古代诉讼代理制度 | 第18页 |
第二节 清末诉讼代理制度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国民政府统治区和中共统治区的诉讼代理制度 | 第21-23页 |
第四节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公民诉讼代理制度 | 第23-25页 |
第五节 现时期我国公民诉讼代理制度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现状考察 | 第27-35页 |
第一节 现行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成因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运行实情:对两个调研报告的判析 | 第28-32页 |
一、对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关于公民代理情况的调研报告》的判析 | 第28-31页 |
二、对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公民代理的调研报告》的判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现实问题 | 第32-34页 |
一、公民诉讼代理人队伍的组成及其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 | 第32页 |
二、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给法律服务市场带来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给司法管理秩序带来的问题 | 第33页 |
四、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给解决社会矛盾带来的问题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的存废论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律师界对公民诉讼代理制度之观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国家机关对于公民诉讼代理制度之规定 | 第36-38页 |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公民诉讼代理规范文件 | 第36-37页 |
二、本世纪初至今对于公民诉讼代理之规定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对于各地公民诉讼代理限制性措施之评议 | 第38-41页 |
一、公民诉讼代理限制性文件的制定主体之变更 | 第38-39页 |
二、各地规范公民诉讼代理方法之综议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之展望 | 第42-58页 |
第一节 公民诉讼代理制度现实存在理由 | 第42-46页 |
一、律师分布不均衡及收费高是公民诉讼代理存在的基础 | 第42-43页 |
二、法律援助力度薄弱令公民诉讼代理成为当事人的无奈之选 | 第43-45页 |
三、诉讼保险制度的缺失无法让当事人通过该途径分担律师费用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公民代理制度之完善 | 第46-57页 |
一、公民诉讼代理制度本身之规制—相对限制论 | 第46-48页 |
二、低收入群体诉讼帮助的途径之改良—法律服务制度的完善 | 第48-54页 |
三、中产阶级承担律师费用之协作——诉讼保险制度建立 | 第54-57页 |
第三节 公民诉讼代理之未来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