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课题的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2-15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 第2章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的界定及分类 | 第15-21页 |
| ·华语流行歌曲的界定 | 第15-17页 |
| ·华语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流行歌曲概念的界定 | 第16页 |
| ·什么是华语流行歌曲 | 第16-17页 |
| ·华语流行歌曲的基本特点 | 第17-18页 |
| ·商业性 | 第17页 |
| ·大众性 | 第17-18页 |
| ·时间性 | 第18页 |
| ·自发性 | 第18页 |
| ·华语流行歌曲的分类 | 第18-21页 |
| ·从歌词内容上划分 | 第18-19页 |
| ·从地区上划分 | 第19-20页 |
| ·从演唱形式上划分 | 第20-21页 |
| 第3章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征概述 | 第21-39页 |
| ·中文英文混用 | 第21-24页 |
| ·中英文混用的形式 | 第21-22页 |
| ·中英文混用的原因 | 第22页 |
| ·中英文混用的表达效果 | 第22-24页 |
| ·出现复古倾向 | 第24-28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复古倾向出现的原因 | 第25-26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复古倾向的表现形式 | 第26-28页 |
| ·丰富多彩的重叠 | 第28-30页 |
| ·名词重叠 | 第28-29页 |
| ·动词重叠 | 第29页 |
| ·形容词重叠 | 第29-30页 |
| ·大量使用衬词、叹词、语气词、象声词 | 第30-32页 |
| ·衬词 | 第30-31页 |
| ·叹词 | 第31页 |
| ·语气词 | 第31-32页 |
| ·象声词 | 第32页 |
| ·成语的运用 | 第32-33页 |
| ·句式灵活自由 | 第33-34页 |
| ·长句 | 第33页 |
| ·短句 | 第33-34页 |
| ·长句与短句相结合 | 第34页 |
| ·对语法规则的超越和创新 | 第34-39页 |
| ·词类活用 | 第35-36页 |
| ·特殊搭配 | 第36-37页 |
| ·省略和倒装 | 第37-39页 |
| 第4章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隐喻现象分析 | 第39-56页 |
| ·隐喻的定义和本质 | 第39-40页 |
| ·隐喻的定义 | 第39页 |
| ·隐喻的本质 | 第39-40页 |
| ·隐喻的工作机制和认知价值 | 第40-42页 |
| ·隐喻的工作机制 | 第40-41页 |
| ·隐喻的认知价值 | 第41-42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现象考察 | 第42-49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隐喻现象的基本类型 | 第42-44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隐喻的语义结构和语义特征 | 第44-49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运用的特点 | 第49-51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隐喻喻体自然化倾向及其原因分析 | 第49-50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隐喻喻体的实用化及其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 ·当代华语流行歌曲歌词中隐喻的功能 | 第51-56页 |
| ·表达功能 | 第52-53页 |
| ·认知功能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附录1 分词校对 | 第58-61页 |
| 附录2 字频统计 | 第61-62页 |
| 附录3 词频统计 | 第62-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