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探析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引言第8页
一、社会转型期与犯罪第8-11页
 (一) 社会转型的内涵第8-9页
 (二) 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第9页
 (三) 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率呈明显增长态势第9-11页
  1、社会转型初期(1978-1987)第10-11页
  2、社会转型深化期(1988—今)第11页
二、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内涵及历史回顾第11-19页
 (一) 流动人口的内涵第12-13页
 (二) 流动人口的历史回顾第13-15页
 (三) 流动人口的犯罪现象第15-19页
三、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行为特征和组织特征第19-24页
 (一) 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行为特征第19-22页
  1、犯罪的突发性和暴力性第19-20页
  2、犯罪的流窜性和隐蔽性第20-21页
  3、犯罪的贪婪性和破坏性第21页
  4、犯罪的盲目性和低龄化第21页
  5、犯罪的季节性和时间性第21-22页
 (二) 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组织特征第22-24页
四、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第24-31页
 (一) 外部诱因第24-29页
 (二) 内部推力第29-31页
五、社会转型期我国流动人口犯罪趋势分析第31-33页
 (一) 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仍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第31页
 (二) 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结构将趋于复杂化第31-32页
 (三) 短期内侵财类案件仍是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类型,伤害类案件比例会有一定的升高第32页
 (四) 团伙犯罪及重大恶性案件将有上升趋势第32-33页
 (五) 各种新型犯罪、智能化犯罪将呈逐年增加之势第33页
六、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防控对策第33-46页
 (一) 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防控第33-36页
  1、加强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34页
  2、加强道德规范教育第34-35页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第35-36页
  4、加强基本技能培训第36页
  5、加强健康心理教育第36页
 (二) 流动人口犯罪社会防控第36-46页
  1、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从源头上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第37-39页
  2、加强和完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在犯罪实施地实现犯罪控制第39-41页
  3、建立流动人口社会安全阀制度,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第41-44页
  4、建立打防结合的犯罪综合防控模式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驱式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单通道装置研制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