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演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2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原理第12-19页
 2.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及运行机理第12页
 2.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程序第12-14页
  2.2.1 确定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第12页
  2.2.2 组建特设载体(SPV),实现真实销售第12-13页
  2.2.3 完善交易结构,进行内部评级第13页
  2.2.4 信用增级第13-14页
  2.2.5 进行发行评级,安排证券的销售第14页
  2.2.6 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向原始权益人支付购买价格第14页
  2.2.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发行完毕后,到交易所挂牌上市第14页
  2.2.8 实施资产管理,建立投资者应收积累金第14页
  2.2.9 到期还本付息,对聘用机构付费第14页
 2.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主体第14-16页
 2.4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特点第16-17页
 2.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模式第17-19页
第3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收益与风险第19-31页
 3.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分析第19-23页
  3.1.1 参与各方的收益分析第19-21页
  3.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损失比较第21-23页
 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第23-31页
  3.2.1 信用风险分析第23-25页
  3.3.2 证券化风险分析第25-31页
第4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模式第31-43页
 4.1 现金流现值分析法第31-36页
  4.1.1 无提前还款行为的证券现金流分析与定价第31-32页
  4.1.2 提前还款行为下证券价格估算模型第32-36页
 4.2 提前还款预测定价模型与期权调整价差分析第36-37页
 4.3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价格敏感性分析第37-43页
  4.3.1 持期(durafion)第38-40页
  4.3.2 凸性第40-43页
第5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的可行性第43-54页
 5.1 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础条件第43-44页
 5.2 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第44-49页
  5.2.1 抵押贷款一级市场方面的问题第45-46页
  5.2.2 关于设立SPV的有关问题第46-47页
  5.2.3 信用增级的实现第47页
  5.2.4 证券需求的障碍第47-49页
  5.2.5 法律障碍第49页
  5.2.6 信用评级问题第49页
 5.3 可行性分析第49-52页
  5.3.1 宏观环境与市场体制已经逐渐完善第50页
  5.3.2 微观基础和市场动力已经具备第50页
  5.3.3 抵押贷款需求资金比较充足第50-51页
  5.3.4 资产质量和规模具备一定的基础第51页
  5.3.5 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第51-52页
 5.4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第52-54页
  5.4.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利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第52-53页
  5.4.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良方第53页
  5.4.3 繁荣我国的资本市场第53-54页
第6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方案第54-66页
 6.1 创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突破口第54-55页
 6.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流程设置第55-61页
  6.2.1 抵押贷款的创造者第55-56页
  6.2.2 证券化机构第56-58页
  6.2.3 信用增级机构第58-59页
  6.2.4 信用评级机构第59页
  6.2.5 证券承销商第59页
  6.2.6 金融监管机构第59-60页
  6.2.7 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第60-61页
 6.3 抵押贷款证券设计第61-64页
  6.3.1 抵押贷款集合的包装第61-63页
  6.3.2 抵押贷款证券内部信用增级第63页
  6.3.3 抵押贷款证券品种选择第63-64页
 6.4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定价模型的构建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经营实践与理论思考
下一篇:资产组合的多周期动态规划优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