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 第1-13页 |
·当前国际金融业融合经营的发展现实 | 第6-8页 |
·当前国际金融业兴起融合经营浪潮的原因分析 | 第8-9页 |
·增强国际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 | 第8页 |
·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的实践活跃,使现行的分业经营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 第8页 |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各自找到了侵蚀对方传统领域的方法 | 第8-9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意义 | 第9-13页 |
·当前分业经营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 第9-10页 |
·是提高竞争力,迎接加入WTO挑战的需要 | 第10-11页 |
·是改善财务状况,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需要 | 第11-12页 |
·是稳固传统业务,支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是促进我国国企改革的需要 | 第13页 |
2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历史与现实 | 第13-25页 |
·我国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历史分析 | 第13-16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融资类投资银行业务 | 第16-18页 |
·证券交易清算类投资银行业务 | 第18页 |
·投资银行的中介代理业务 | 第18-19页 |
·财务顾问咨询类投资银行业务 | 第19-20页 |
·资产管理类投资银行业务 | 第20页 |
·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业务 | 第20页 |
·证券投资类投资银行业务 | 第20-21页 |
·证券交易类投资银行业务 | 第21页 |
·网上证券交易业务 | 第21页 |
·设立或控股境外机构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 第21-22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现实基础 | 第22-25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宏观基础 | 第22-23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微观基础 | 第23-24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竞争基础 | 第24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基础 | 第24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法律基础 | 第24-25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资源基础 | 第25页 |
3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选择 | 第25-39页 |
·全球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的国别模式 | 第25-29页 |
·美国模式 | 第26页 |
·日本模式 | 第26-27页 |
·英国模式 | 第27-28页 |
·德国模式 | 第28页 |
·其他融合模式 | 第28-29页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业务的现实模式选择 | 第29页 |
·国有商业银行在模式选择下的现实融合步骤 | 第29-39页 |
·第一阶段: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加强银证合作,巩固和发展投资银行务 | 第30-32页 |
·第二阶段:通过国内外两条途径拓展投资银行的创新型业务 | 第32-35页 |
·第三阶段: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全面融合投资银行业务 | 第35-39页 |
4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风险控制的现实选择 | 第39-43页 |
·西方发达国家与混业经营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39-41页 |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39-40页 |
·英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40页 |
·日本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40页 |
·德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40页 |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 第40-41页 |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监管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41-43页 |
·第一阶段:实行融合经营、分业监管 | 第42页 |
·第二阶段:实行融合经营、统一监管 | 第42-43页 |
5 国有商业银行融合投资银行业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43-45页 |
·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步伐 | 第43页 |
·要加强金融立法工作,形成健全的法律框架体系 | 第43-44页 |
·要加快投资银行家队伍建设 | 第44页 |
·要密切关注全球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