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概述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12页 |
·学案导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 第12页 |
·学案导学能减少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 第12-13页 |
·学案导学能改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 第13页 |
·有关概念术语的界定 | 第13-14页 |
2.学案导学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4-15页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 第15页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3.初中生物学学案的编制 | 第16-23页 |
·学案编制的准备 | 第16-17页 |
·确定学习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学案中题目的选择 | 第16页 |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主线 | 第16-17页 |
·初中生物学学案的内容设计 | 第17-19页 |
·导学目标 | 第17页 |
·学法制定 | 第17-18页 |
·探究新知 | 第18页 |
·达标检测: | 第18-19页 |
·拓展延伸 | 第19页 |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般原则 | 第19-21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19-20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20页 |
·趣味性原则 | 第20页 |
·活动性原则 | 第20页 |
·实践性原则 | 第20-21页 |
·初中生物学学案编写的注意点 | 第21-23页 |
·不能将“学案”设计成“教案” | 第21页 |
·要防止学案内容习题化 | 第21页 |
·慎防学案编写脱离实际 | 第21-23页 |
4.初中生物应用学案导学实施环节 | 第23-27页 |
·示案自学,以案导学 | 第23页 |
·合作学习,交流提高 | 第23-26页 |
·科学分工,责任到人 | 第25页 |
·合作交流应该有序开展,人人参与,活而不乱 | 第25页 |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 第25-26页 |
·点拨精讲,归纳总结 | 第26页 |
·当堂达标,迁移拓展 | 第26页 |
·感受成功 反思不足 | 第26-27页 |
5.学案的评价 | 第27-29页 |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第27页 |
·是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 第27页 |
·是否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 第27-29页 |
6.学案导学案例 | 第29-30页 |
·学案导学案例 1 见附件一 | 第29页 |
·学案导学案例 2 见附件二 | 第29-30页 |
7.“学案导学”法教学效果的检验 | 第30-35页 |
·初中学生生物学案导学调查 | 第30-35页 |
·设计实验问卷 | 第30页 |
·实验过程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实验结论 | 第34-35页 |
8.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35-36页 |
·“学案”的编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 第35页 |
·学案的编制也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 第35页 |
·部分学生也表现出了对“学案导学”不适应的情况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附件一 | 第37-40页 |
附件二 | 第40-43页 |
附件三 | 第43-44页 |
附件四 | 第44-45页 |
附件五 | 第45-46页 |
附件六 | 第46-47页 |
附件七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