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SUMMARY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疏离感的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疏离感的维度与测评 | 第10-13页 |
·疏离感的研究近况 | 第13-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被试 | 第15页 |
·材料 | 第15-16页 |
·数据处理 | 第16页 |
·考察的内容 | 第16-17页 |
3. 统计结果 | 第17-22页 |
·信效度检验 | 第17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疏离感的现状调查 | 第17-18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在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地区上的差异分析 | 第18-20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在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地区上的多元方差分析 | 第18-19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以及二阶因子在年级上的F检验或多重比较分析 | 第19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以及各个维度在年级上的多重比较分析 | 第19-20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疏离感以及二阶因子在年级上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20页 |
·自编疏离感量表与国外疏离感量表的相关分析 | 第20-22页 |
4. 讨论 | 第22-25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总分以及各个维度的现状结果 | 第22-23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总分以及二阶因子在年级上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 | 第23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的各个维度在年级上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 | 第23页 |
·医科学院大学生的疏离感总分以及二阶因子发展变化趋势 | 第23-25页 |
5. 结论 | 第25-27页 |
6. 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 第27-28页 |
7. 提升与改进措施 | 第28-32页 |
·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网络 | 第28-29页 |
·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 | 第29页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第29-30页 |
·加强社会实践,提高承挫力 | 第30页 |
·提高医学的自我认知能力 | 第30-32页 |
8.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