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子 | 第8-10页 |
| 1 陕西省林业厅:扯虎皮意在财政 | 第10-15页 |
| ·山南山北争寻虎 | 第10-11页 |
| ·财政转移支付体制 | 第11-13页 |
| ·“跑部钱进” | 第13-15页 |
| 2 地方政府:假虎威图谋发展 | 第15-19页 |
| ·“做好华南虎大文章” | 第15-17页 |
| ·“华南虎”进行时 | 第17-19页 |
| 3 专家评审:谋私利为虎作伥 | 第19-23页 |
| ·“他们代表陕西的水平” | 第19-21页 |
| ·“人家要请,不好不去” | 第21-23页 |
| 4 周正龙:贪钱财与虎谋皮 | 第23-29页 |
| ·英雄与财迷 | 第23-25页 |
| ·棋子 | 第25-27页 |
| ·败笔 | 第27-29页 |
| 5 官僚系统:违民意纵虎“行凶” | 第29-36页 |
| ·李评两次“养病” | 第29-31页 |
| ·“照片真实性不容质疑” | 第31-36页 |
| 6 网络:辩真伪公众“打虎” | 第36-41页 |
| ·网络猛于“虎” | 第36-39页 |
| ·网民的热情 | 第39-41页 |
| 7 傅德志:担大任专家“出山” | 第41-47页 |
| ·被“选择”的傅德志 | 第41-43页 |
| ·“反叛者”的个人简历 | 第43-47页 |
| 8 新闻媒体:穿针线幕后称雄 | 第47-50页 |
| ·媒体的亮点 | 第47-48页 |
| ·媒体的两种态度 | 第48-50页 |
| 9 结局:意料中虎头蛇尾 | 第50-55页 |
| ·左右摇摆的国家林业局 | 第50-53页 |
| ·姗姗来迟的“结局” | 第53-55页 |
| 10 后续 | 第55-56页 |
| 11 我想说什么 | 第56-72页 |
| ·别人说了什么 | 第56-59页 |
| ·我为何这样说 | 第59-63页 |
| ·我要说什么 | 第63-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