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合同诈骗罪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合同诈骗罪的立法沿革和中外比较 | 第8-13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立法沿革 | 第8-10页 |
二、合同诈骗立法的中外比较 | 第10-13页 |
第二章 合同诈骗罪的本质及其“合同” | 第13-17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本质 | 第13-14页 |
二、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 第14-17页 |
(一) 合同的内容 | 第14-16页 |
(二) 合同的形式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再分析 | 第17-39页 |
一、合同诈骗罪的客体与对象 | 第17-21页 |
(一) 合同诈骗罪的客体 | 第17-19页 |
(二) 合同诈骗罪的对象 | 第19-21页 |
二、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 | 第21-34页 |
(一) 合同诈骗罪的故意形式 | 第21-24页 |
(二) 非法占有目的的取舍 | 第24-25页 |
(三) 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 | 第25-29页 |
(四) 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 第29-31页 |
(五) 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 第31-33页 |
(六)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分 | 第33-34页 |
三、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 | 第34-36页 |
(一)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 | 第34-36页 |
(二)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数额 | 第36页 |
四、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合同诈骗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 | 第39-43页 |
一、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 | 第39-40页 |
(一) 理论区分 | 第39页 |
(二) 司法界分 | 第39-40页 |
二、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 | 第40-41页 |
(一) 理论区分 | 第40-41页 |
(二) 司法界分 | 第41页 |
三、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 | 第41-43页 |
(一) 理论区分 | 第41-42页 |
(二) 司法界分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