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单位犯罪的时效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刑法时效制度概述第10-12页
 一、时效制度溯源第10-11页
  (一) 刑事时效释义第10页
  (二) 追诉时效制度溯源第10-11页
  (三) 行刑时效制度溯源第11页
 二、刑法时效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1页
 三、刑法时效制度的价值第11-12页
第二章 我国单位犯罪时效制度现状考察第12-16页
 一、刑法典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第12-13页
 二、我国有无适用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论争第13-14页
 三、行刑时效的缺失第14-15页
 四、设立单位犯罪时效制度的特殊意义第15-16页
第三章 我国的单位犯罪追诉时效制度第16-33页
 一、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期限限制、适用范围及超期适用制度第16-22页
  (一)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期限限制第16-20页
  (二)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适用范围及超期适用制度第20-22页
 二、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起算制度第22-23页
  (一) 刑法条文分析第22页
  (二) 对追诉时效起算时间两种主要的争议观点第22页
  (三)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起算第22-23页
 三、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中断制度第23-26页
  (一) 刑法条文分析第23页
  (二) 争议观点及评述第23-24页
  (三)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中断的相关疑难问题探讨第24-26页
 四、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中止制度第26-30页
  (一) 关于刑法第八十八条性质的争议第26-27页
  (二) 对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的分析第27-28页
  (三) 对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二款的分析第28-29页
  (四)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中止的时间限制第29-30页
 五、单位犯罪追诉时效的终止制度第30页
 六、不受追诉时效期限限制的情形第30-31页
  (一) 外国立法例第31页
  (二) 国际犯罪的追诉时效例外第31页
  (三)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不受限制的情形第31页
 七、单位犯罪追诉时效制度设计小结第31-33页
  (一) 具体制度分述第31-32页
  (二) 两种立法模式选择第32-33页
第四章 设立单位犯罪行刑时效制度构想第33-44页
 一、单位犯罪行刑时效的期限限制第33-35页
  (一) 外国立法例及评述第33-34页
  (二) 单位犯罪行刑时效具体期限的设计第34-35页
 二、单位犯罪行刑时效的适用范围及超期适用制度第35-36页
  (一) 超期适用制度的合理性第35页
  (二) 超期适用的条件限制第35-36页
 三、单位犯罪行刑时效的起算制度第36-38页
  (一) 一般清况下的起算时间第36-37页
  (二) 数罪并罚情况下的起算时间设计第37-38页
 四、单位犯罪行刑时效的中断制度第38-39页
 五、单位犯罪行刑时效的中止制度第39-41页
  (一) 行刑时效中止制度释义第39-40页
  (二) 行刑时效中止的时间限制第40-41页
 六、单位犯罪行刑时效的终止制度第41页
 七、不受行刑时效制度限制的清形第41-42页
 八、单位犯罪行刑时效制度设计小结第42-44页
  (一) 具体制度分述第42-43页
  (二) 两种立法模式选择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研究
下一篇: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