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突变体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及CBF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 CBF信号途径与植物冷抗性 | 第11-15页 |
·CBF基因家族的发现及其结构特点 | 第11-12页 |
·CBF通路及其调控因子 | 第12-14页 |
·CBF途径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2 脯氨酸和还原糖与渗透胁迫抗性 | 第15-18页 |
·脯氨酸积累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17页 |
·脯氨酸与渗透胁迫抗性的关系 | 第17页 |
·还原糖积累水平与植物脱水耐受性 | 第17-18页 |
3 光信号作为环境信号参与逆境信号途径 | 第18-20页 |
4 植物逆境抗性与突变体研究 | 第20-22页 |
·拟南芥及其突变体研究 | 第20-21页 |
·T-DNA插入诱发突变体155系的前期研究 | 第21页 |
·热激反应与植物逆境抗性 | 第21-22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多种胁迫条件下野生型与突变体的表型差异 | 第24-29页 |
1 材料及培养条件 | 第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培养条件 | 第24页 |
2 多种胁迫处理 | 第24-26页 |
·冷胁迫处理 | 第25页 |
·盐胁迫处理 | 第25页 |
·干旱胁迫处理 | 第25页 |
·不同光照强度处理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28页 |
·野生型比突变体冷抗性略强 | 第26页 |
·盐浓度对植株生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趋势 | 第26页 |
·突变体干旱胁迫下存活时间比野生型更长 | 第26-27页 |
·极端光照条件对野生型的伤害强于突变体 | 第27页 |
·极端光照条件延迟拟南芥开花时间 | 第27-28页 |
4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脯氨酸及还原糖含量与抗逆性分析 | 第29-37页 |
1 材料及培养条件 | 第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仪器与用具 | 第29页 |
·生化试剂 | 第29页 |
2 方法 | 第29-32页 |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游离脯氨酸 | 第30-31页 |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5页 |
·突变体脯氨酸含量大于野生型 | 第32-34页 |
·突变体还原糖含量大于野生型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CBF1基因的克隆与转化 | 第37-47页 |
1 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仪器与用具 | 第37页 |
·酶及生化试剂 | 第37-38页 |
2 方法 | 第38-42页 |
·RT-PCR扩增CBF1基因产物 | 第38-40页 |
·载体连接及TA克隆 | 第40-41页 |
·重组质粒D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3 结果 | 第42-46页 |
·野生型与突变体RT-PCR结果比较 | 第42-43页 |
·CBF1基因产物测序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CBF1基因产物的TA克隆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47页 |
总结 | 第47-49页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图版 | 第55-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