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21页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动态 | 第11-19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9页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 第13-15页 |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的原因研究 | 第15-18页 |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评述 | 第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农村义务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1 不同学者的教育公平理论 | 第21-22页 |
2 教育公平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 第22-24页 |
3 教育公平与控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衡山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辍学问题 | 第26-38页 |
1 衡山县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现状 | 第26-29页 |
·近几年衡山县发展义务教育采取的措施 | 第27-29页 |
·衡山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表现的辍学现象 | 第29页 |
2 衡山县农村义务教育辍学原因分析 | 第29-38页 |
·政府原因 | 第30-32页 |
·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30-31页 |
·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生辍学 | 第31页 |
·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机制不完善 | 第31-32页 |
·学校原因 | 第32-33页 |
·农村教师状况另人担忧 | 第32页 |
·教学设施跟不上发展 | 第32-33页 |
·学校内部管理模式落后 | 第33页 |
·家庭原因 | 第33-35页 |
·农民经济负担重,学费问题仍然是农村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 | 第33-34页 |
·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民对读书观念发生改变 | 第34页 |
·留守儿童失学率的上升 | 第34页 |
·家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导致对学生学业的疏忽 | 第34-35页 |
·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35-38页 |
·学生厌学 | 第35-36页 |
·“读书无用论”的抬头 | 第36-37页 |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发生了变化 | 第37页 |
·社会诱惑的增加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衡山县农村义务教育辍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38-46页 |
1 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建设,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义务教育 | 第38-40页 |
·国家必须增加教育经费,以解决学校办学所需的各种费用 | 第38页 |
·改革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38-39页 |
·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宣传机制,将知法和执法有效的结合起来 | 第39-40页 |
2 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 | 第40-42页 |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从“软件”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第40-41页 |
·从“硬件”上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有效实现“城乡”教育的接轨 | 第41页 |
·改革教育机制,建立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 | 第41-42页 |
3 改善家庭条件,有效解决导致中小学生辍学的家庭原因 | 第42-43页 |
·真正实施义务教育,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 第42页 |
·作好宣传工作,转变农村对读书的错误观念 | 第42-43页 |
·关注“留守”儿童,保障“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 | 第43页 |
·加强对家庭不健全的儿童的关爱,使其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 第43页 |
4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克服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身学习障碍 | 第43-46页 |
·动员学校力量,为学生减负、减压 | 第43-44页 |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和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 | 第44-45页 |
·政府和社会需要做的工作 | 第45-46页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 第45页 |
·加强执法检查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 第45页 |
·加强对学校周边人文环境的管理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