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冬之旅》“创美”与“审美”之创作技法研究 | 第9-30页 |
(一) 《冬之旅》内容简介 | 第9-11页 |
(二) 旋律创作中的“创美”与“审美” | 第11-15页 |
1. 诗与乐的完美结合 | 第11-13页 |
2. 承载民间歌曲的精髓 | 第13-14页 |
3. 赋予音乐形象表情特征 | 第14-15页 |
(三) 钢琴伴奏创作中的“创美”与“审美” | 第15-23页 |
1. 运用模仿、象征创作手法树立生动的艺术形象 | 第15-17页 |
2. 将器乐音乐思维用于歌曲伴奏创作中 | 第17-23页 |
(1) 复杂、丰富的和声技法 | 第17-20页 |
(2) 形象、生动的伴奏音型 | 第20-22页 |
(3) 灵活、艺术的伴奏织体 | 第22-23页 |
(四) 结构设置中的“创美”与“审美” | 第23-30页 |
1. 整体结构布局加强叙事效果 | 第23-25页 |
2. 短小歌曲展现完整的戏剧化冲突 | 第25-30页 |
(1) 曲式结构的合理设置 | 第25-27页 |
(2) 调性调式的恰当布局 | 第27-30页 |
二、《冬之旅》“创美”与“审美”之创作心理研究 | 第30-41页 |
(一) 舒伯特的身心经历与《冬之旅》的诞生 | 第30-32页 |
(二) 时代印记在《冬之旅》创作中的体现 | 第32-36页 |
1. 浪漫主义文化的产物——“流浪者情节” | 第33-35页 |
2. 浪漫主义文化钟爱的创作题材——爱、痛苦与死亡 | 第35-36页 |
(三) 舒伯特的个性特征对其创作“审美”观形成的影响 | 第36-41页 |
1. 抑郁气质带来的悲剧审美心理 | 第37-38页 |
2. 双重性格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