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写作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发展及作用 | 第17-31页 |
(一)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 第17-25页 |
1、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 第17-18页 |
2、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 第18-19页 |
3、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类型 | 第19-22页 |
4、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兴起与发展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二) 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第25-28页 |
1、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沿革 | 第25-27页 |
2、农村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 第27-28页 |
(三) 农村非营利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8-31页 |
1、凝聚社会资本 | 第28-29页 |
2、整合农村社会相关阶层的利益要求 | 第29页 |
3、塑造参与型公民文化 | 第29页 |
4、探寻新型的合作路径方面 | 第29-31页 |
二、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1-42页 |
(一) 当前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 第31-35页 |
1、当前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基本情况 | 第31-34页 |
2、当前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呈现的特点 | 第34-35页 |
(二) 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5-36页 |
1、缺乏政府政策法律支持 | 第35-36页 |
2、社会环境有待优化 | 第36页 |
3、组织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 第36页 |
(三) 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36-42页 |
1、政府对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缺乏合理定位 | 第36-38页 |
2、社会整体对农村非营利组织支持不够 | 第38-39页 |
3、农村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问题 | 第39-42页 |
三、国外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及其及经验借鉴 | 第42-51页 |
(一) 国外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情况 | 第42-46页 |
1、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 第42-43页 |
2、日本农协的发展历程及其运作方式 | 第43-45页 |
3、韩国农协的实践与改革 | 第45-46页 |
(二) 国外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 第46-47页 |
1、组织管理现代化 | 第46页 |
2、合作机制紧密化 | 第46页 |
3、综合化和大型化 | 第46页 |
4、一体化和专业化 | 第46页 |
5、政府支持的体系化 | 第46-47页 |
(三) 国外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启示 | 第47-51页 |
1、政府社会福利支出与非营利规模成正相关 | 第47页 |
2、农村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高 | 第47-48页 |
3、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高度发达 | 第48-49页 |
4、农村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良好互动 | 第49-51页 |
四、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求 | 第51-61页 |
(一) 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目标定位 | 第51-55页 |
1、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 | 第51-52页 |
2、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 | 第52-53页 |
3、紧密结合农村社区建设 | 第53-54页 |
4、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参与农村治理 | 第54-55页 |
(二) 促进我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的措施 | 第55-61页 |
1、破除城乡二元分治格局 | 第55-56页 |
2、提供法律与政策的支持 | 第56-57页 |
3、理顺农村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 第57-58页 |
4、加强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 | 第58-59页 |
5、提高农村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水平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