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史论文

沙漠中的绿洲之音--伊朗传统音乐文化教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2页
 一 选题缘由第7-8页
 二 理论依据第8-10页
 三 该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第10-12页
第一章 音乐的观念第12-20页
 第一节 音乐的历史——从"ARCHED"竖琴走来第12-14页
 第二节 音乐的信仰——为"神"而歌唱第14-16页
 第三节 音乐的美学特征——源自内心的和谐与统一第16-18页
 第四节 伊朗音乐文化语境——音乐在多样艺术的流动中第18-20页
第二章 音乐的活动第20-26页
 第一节 音乐的聚会——场景与目的第20-21页
  一 宗教音乐聚会第20-21页
  二 城市音乐空间第21页
 第二节 部族生活中的音乐文化——溶入土地的音符第21-24页
  一 伊朗土库曼民族第22页
  二 伊朗卢利斯坦民族第22页
  三 伊朗吉兰民族第22-23页
  四 伊朗贝路支民族第23-24页
 第三节 舞蹈文化——手臂上的律动第24-26页
  一 伊斯兰语境下的舞蹈——宗教舞蹈第24页
  二 地区性民间舞蹈第24-25页
  三 即兴的单人舞蹈第25-26页
第三章 音乐的曲目第26-38页
 第一节 宗教音乐——"阿赞"的呼声第26-27页
 第二节 传统音乐——沙漠中的绿洲之音第27-33页
  一 神奇的音乐符号——(?)和(?)第27页
  二 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第27-33页
 第三节 游吟诗人(ASIQ)的音乐——东方的"流浪者之歌"第33-38页
  一 演出情景第33-34页
  二 乐器和其它第34-35页
  三 游吟诗人的音乐第35-36页
  四 游吟诗人音乐的歌词第36-37页
  五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音乐的物质文化第38-43页
 第一节 伊朗传统乐器——《一千零一夜》的记忆第38-40页
 第二节:多元的音乐文化交流——文字中的历史印象第40-43页
  一 伊朗与西方第41页
  二 伊朗与中国第41-42页
  三 伊朗与阿拉伯第42-43页
第五章 教学设计第43-50页
 第一节 教学引语第43-44页
 第二节 课例〈一〉 节奏中的器乐文化第44-47页
 第三节 课例〈二〉 歌唱中的民族精神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附录:参考文献£音响、影像资料第51-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府决策机制转换
下一篇:中国环境法伦理价值追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