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股东委托书征集制度概述 | 第10-21页 |
第一节 委托书征集制度的产生原因及历史渊源 | 第10-11页 |
一、产生原因 | 第10-11页 |
二、历史渊源 | 第11页 |
第二节 股东委托书征集的内涵和界定 | 第11-14页 |
一、股东委托书征集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二、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 第12-14页 |
(一) 表决权信托制度 | 第12-13页 |
(二) 股东投票协议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委托书征集制度的价值评判 | 第14-19页 |
一、委托书征集之积极作用 | 第14-16页 |
(一) 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第14-15页 |
(二) 有利于中小投资者权利的保护 | 第15页 |
(三) 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 第15-16页 |
(四) 有利于股东大会真正意义的实现 | 第16页 |
二、委托书征集的潜在弊端 | 第16-19页 |
(一) 易于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动荡 | 第17-18页 |
(二) 易于被恶意征集者滥用损害公司利益 | 第18页 |
(三) 虚假陈述和信息不公开导致股东权益受损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委托书征集之规制定位 | 第19-21页 |
一、重点对管理层征集行为的规制定位 | 第19页 |
二、重点对在野股东征集行为的规制定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股东委托书征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分析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实践案例汇总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有关委托书征集机制的法律规定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我国股东委托书征集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第四节 推动我国委托书征集制度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各国及地区委托书征集机制的介绍 | 第30-40页 |
第一节 英美委托书征集机制介绍 | 第30-37页 |
一、美国委托书征集制度介绍 | 第31-36页 |
(一) 《证券交易法》第14 条对股东委托书的总体规范 | 第31-32页 |
(二) SEC对股东委托书的具体管制 | 第32页 |
(三) SEC委托书规则的内容 | 第32-36页 |
二、英国委托书征集制度介绍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德日台委托书征集机制介绍 | 第37-40页 |
一、德国委托书征集制度介绍 | 第37页 |
二、日本委托书征集制度介绍 | 第37-38页 |
三、台湾地区委托书征集制度介绍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股东委托书征集制度的完善 | 第40-54页 |
第一节 股东委托书征集者的主体资格 | 第40-42页 |
第二节 股东委托书授权的范围 | 第42页 |
第三节 委托书征集代理冲突之顺位原则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征集表决权数量限制 | 第44页 |
第五节 信息披露制度 | 第44-46页 |
第六节 委托书书面设计格式 | 第46-50页 |
第七节 征集程序 | 第50页 |
第八节 禁止有偿征集 | 第50-51页 |
第九节 违反股东委托书征集制度的法律责任 | 第51-54页 |
一、民事责任 | 第51-52页 |
二、刑事责任 | 第52-53页 |
三、行政责任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