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作品集论文--鲁迅著作及研究论文

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

目录第1-7页
论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问题的提出第14-17页
   ·鲁迅语言研究综述第17-21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21-28页
第二章 鲁迅语言观的变化第28-41页
   ·语言:从“载道”的工具到民族心理的“指向标”第28-30页
   ·鲁迅的语言观与翻译的政治第30-35页
   ·鲁迅的语言观与语言的构建策略第35-41页
第三章 鲁迅作品词汇的发展变化第41-114页
   ·词形的多元化和规范化第41-59页
     ·词形的时尚化及功能的多样化第41-49页
     ·字形的不稳定与规范趋向第49-54页
     ·语素组合的多变与规范趋向第54-59页
   ·词义的生成与消失第59-70页
     ·义域义位的变化第60-67页
     ·同形异实词的生成第67-70页
   ·语境与词汇的语用策略第70-114页
     ·文言文本语境与新事物、新现象的表达第71-79页
     ·现代白话文本语境与词汇的“杂合”第79-114页
第四章 鲁迅作品语法的发展变化第114-173页
   ·句子语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第114-124页
     ·引语组合方式及功能的多样化第114-121页
     ·组合方式的过渡形态与创新第121-124页
   ·句法的“杂合”与创新第124-150页
     ·句法的“杂合”与严密化、情感化第124-143页
     ·“性数格”语法范畴的生成与变化第143-150页
   ·句式的创新与历史沉淀第150-173页
     ·句长与长句组构成分的变化第150-157页
     ·句式的叠架与多样化第157-173页
第五章 鲁迅作品篇章的发展变化第173-218页
   ·篇章衔接机制的显性化第173-196页
     ·作为衔接标记的书写体式第173-178页
     ·语法衔接的显性化第178-189页
     ·词汇衔接的显性化和多样化第189-196页
   ·篇章结构的多样性第196-218页
     ·话题结构及其功能的多样性第197-203页
     ·话题转换的蒙太奇化第203-206页
     ·篇章结构深层隐喻性语法的建构第206-218页
第六章 鲁迅作品修辞的发展变化第218-260页
   ·语言成规的超越与主体性的凸现第218-230页
     ·比喻的主观化、虚化倾向第219-225页
     ·用典、仿拟与新意韵的灌注第225-230页
   ·感性化的语言与哲理化的所指第230-245页
     ·色彩的组合与生命的阐释第230-235页
     ·音韵节奏的灵动与情感的体验第235-242页
     ·梦的书写与现实世界的映射第242-245页
   ·婉曲、空白与语言的张力第245-260页
     ·梯级修辞:从绝端走向婉曲第245-253页
     ·言的满格到诗意的空白第253-260页
第七章 结语第260-267页
参考文献第267-275页
后记第275-276页

论文共2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UV-B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卫星通信载波自动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