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乳腺功能调控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乳腺上皮细胞与泌乳 | 第12页 |
·乳腺功能变化与激素调控 | 第12-16页 |
·乳腺功能变化与因子调控 | 第16-18页 |
·产奶量和乳成分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变化规律 | 第18页 |
·乳腺上皮细胞的分泌途径 | 第18页 |
·乳脂 | 第18-19页 |
·酪蛋白 | 第19-20页 |
·乳铁蛋白 | 第20-21页 |
·乳白蛋白 | 第21-22页 |
·乳球蛋白 | 第22页 |
·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 第22-23页 |
·代表性差异分析 | 第23-24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 第24-25页 |
·基因芯片技术 | 第25页 |
·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 | 第25-26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进展 | 第26-2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西农萨能奶山羊泌乳初期和盛期乳腺组织差异基因的筛选和测序分析 | 第29-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泌乳初期和盛期乳腺组织中总RNA 的提取 | 第39页 |
·泌乳初期和盛期乳腺组织中mRNA 的纯化和浓缩 | 第39-40页 |
·消减效率检测 | 第40-43页 |
·文库质量鉴定 | 第43页 |
·消减文库的测序和分析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7页 |
·泌乳初期差异基因 | 第43-44页 |
·泌乳盛期差异基因 | 第44-45页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SAA3、ABCG2、HFABP 和XDH 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 第48-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材料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实时定量PCR 检测差异表达基因 | 第52-53页 |
·RT-PCR 扩增山羊SAA3、ABCG2 和XDH 基因编码区序列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6页 |
·实时定量PCR | 第53-54页 |
·基因克隆方法 | 第54-55页 |
·PCR 引物设计体会 | 第55页 |
·PCR 条件优化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SAA3、ABCG2、HFABP 和XDH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74页 |
·方法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70页 |
·SAA3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7-60页 |
·ABCG2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0-64页 |
·HFABP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4-66页 |
·XDH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6-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SAA3 | 第70-71页 |
·ABCG2 | 第71-72页 |
·HFABP | 第72页 |
·XDH | 第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SAA3、ABCG2、HFABP 和XDH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74-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页 |
·材料 | 第74页 |
·方法 | 第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75页 |
·4 个基因的实时定量结果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SAA3 | 第75-76页 |
·ABCG2 | 第76页 |
·HFABP | 第76-77页 |
·XDH | 第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SAA3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探 | 第78-99页 |
·SAA3 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78-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2-85页 |
·讨论 | 第85-86页 |
·SAA3 蛋白细胞内定位及其对MCF-7 细胞生长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第86-9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6-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主要结论 | 第99-100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0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4页 |
附录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