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理论及其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的演进历程第15-34页
 一 环境教育及环境教育的课程组织模式第15-21页
  (一) 环境教育的概念第15-17页
  (二) 环境教育的目标第17-19页
  (三) 环境教育的内容第19-20页
  (四) 环境教育的课程组织第20-21页
 二 国际环境教育课程组织模式的历史演进第21-31页
  (一) 环境教育课程的诞生阶段(1968年之前)第21-24页
  (二) 国际环境教育课程建设起步阶段(1968-1975年)第24-26页
  (三) 国际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的探索与成熟阶段(1975年至今)第26-31页
 三 我国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的历史回顾第31-33页
  (一) 我国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的初步建立阶段(1972-1989年)第31页
  (二) 我国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的探索阶段(1990-2000年)第31-32页
  (三) 我国环境教育课程组织的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第32-33页
 四 讨论第33-34页
第二部分 对环境教育课程组织模式的剖析第34-45页
 一 环境教育课程组织模式的类型第34-36页
  (一) 单一学科模式第34页
  (二) 多学科渗透模式第34-35页
  (三) 混合模式第35页
  (四) 全面重组模式第35-36页
  (五) 活动教育模式第36页
 二 多学科渗透模式和单一学科模式的比较和分析第36-42页
  (一) 课程体系结构探析第36-40页
  (二) 课程价值取向探析第40页
  (三) 特点比较和分析第40-42页
 三 广义的多学科渗透模式第42-45页
  (一) "广义多学科渗透模式"的概念第42-44页
  (二) "广义多学科渗透模式"提出的意义第44-45页
第三部分 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的理论研究第45-88页
 一 高中各科教材中环境教育交叉渗透的研究第45-82页
  (一) 研究方法及过程第45-47页
  (二) 教材研究结果第47-76页
  (三) 讨论第76-82页
 二 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陀螺模型"的建构第82-88页
  (一) 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的"陀螺模型"提出第82-83页
  (二) "陀螺模型"的基础第83-84页
  (三) 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系统的初步建构第84-88页
第四部分 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理论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第88-126页
 一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理论渗透环境教育的准实验研究设计第88-105页
  (一) 研究目标定位第88页
  (二) 研究方案第88-91页
  (三) 实验评价工具的制定与运用第91-98页
  (四)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环境教育多学科渗透理论的教学设计第98-105页
 二 实验实施的过程第105页
 三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105-124页
  (一) 调查问卷的前后测数据的统计结果第105-123页
  (二) 生物期末考试成绩的统计结果第123-124页
 四 讨论第124-126页
第五部分 结论、讨论和展望第126-129页
 一 结论第126-127页
 二 讨论第127-128页
 三 展望第128-129页
附录一:《上海市高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前测问卷及赋分第129-133页
附录二:《上海市高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后测问卷及赋分第133-137页
附录三:调查问卷第一大题部分试题的选用及修改情况表第137-138页
附录四:调查问卷第二大题部分试题的选用及修改情况表第138-140页
附录五: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多学科渗透教学案例第140-1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5-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情境下魅力型领导风格之组织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市级电子政务信息服务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