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股东代表诉讼原告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原告代表诉讼提起权的法理基础第12-21页
 第一节 原告代表诉权的理论来源第12-19页
  一、代位求偿权说第12-13页
  二、监护权说第13页
  三、受益权说第13-14页
  四、诉讼担当理论第14-15页
  五、原告理论的发展第15-19页
   (一) 传统的直接利害关系说第15-17页
   (二) 修正利害关系说第17页
   (三) 程序意义原告说第17-19页
 第二节 原告代表诉权的性质第19-21页
第二章 原告的资格与诉讼事由第21-36页
 第一节 可提起诉讼的原告范围第21-25页
  一、可提起诉讼的股东类型第21-24页
   (一) 隐名股东是否有诉讼提起权?第21-23页
   (二) 记名股东与无记名股东第23-24页
   (三) 直接股东与间接股尔第24页
  二、债权人、公司职工是否有提起权?第24-25页
 第二节 对原告股东资格的具体限制第25-34页
  一、持股比例和数量限制第26-28页
  二、持股时间限制第28-30页
  三、持股性质限制第30页
  四、提起权的正当性第30-32页
  五、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及评析第32-34页
 第三节 可提起诉讼的事由第34-36页
  一、董事、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的不公平行为第35页
  二、已实际发生损害的行为第35-36页
第三章 诉讼程序中保障及限制原告诉权的制度设计第36-46页
 第一节 前置程序第36-39页
  一、制度简介第36-38页
  二、我国《公司法》现行规定及评析第38-39页
 第二节 原告股东举证责任第39-40页
  一、制度简介第39页
  二、对我国立法的建议第39-40页
 第三节 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第40-43页
  一、制度简介第40-41页
  二、对我国立法的建议第41-43页
 第四节 对诉讼和解与撤诉的限制第43-44页
  一、制度简介第43-44页
  二、对我国立法的建议第44页
 第五节 诉讼费用的计算第44-46页
  一、制度简介第44-45页
  二、对我国立法的建议第45-46页
第四章 原告对诉讼结果的承担第46-55页
 第一节 胜诉时原告股东的权利第46-50页
  一、诉讼费用补偿请求权第46-48页
  二、特定条件下的直接受偿权第48-49页
  三、对我国立法的建议第49-50页
 第二节 败诉时原告股东的责任第50-55页
  一、非滥诉情况下原告股东的责任第50-52页
   (一) 对被告的责任第50-51页
   (二) 对公司的责任第51页
   (三) 对我国立法的建议第51-52页
  二、滥诉情况下原告股东的责任第52-55页
   (一) 国外立法例相关规定第52-53页
   (二) 构建我国的滥诉赔偿制度第53-55页
结束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RM处理器在主动式移动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下一篇:SC大学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