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国务院论文

构建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意义第9-12页
     ·现实意义第9-12页
       ·符合当前的政策导向第9-10页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求第10-12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研究现状第12-13页
   ·相关理论基础第13-17页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第14-15页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第15-16页
     ·现代福利国家理论第16-17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17-22页
   ·社会公正第17-20页
     ·社会公正概念综述第17-18页
     ·社会公正的概念界定第18-20页
   ·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第20页
   ·社会转型期第20-22页
第三章 我国社会公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2-32页
   ·当前我国在社会公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8页
     ·贫富分化现象凸显第22-25页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迅速第22-23页
       ·城乡、地区间差距继续扩大第23-24页
       ·贫富阶层明显分化第24-25页
     ·社会权利情况总体不公正第25-28页
       ·在社会保障权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第25-26页
       ·在劳动就业权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第26-27页
       ·在受教育权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第27-28页
   ·社会公正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2页
     ·政府的行政观念转变不够第28-29页
     ·政府职能的不足与缺失第29-32页
第四章 构建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初探第32-50页
   ·“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的提出第32-33页
   ·“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的普遍原因第33-36页
       ·社会公正本身的普遍性价值第33-34页
       ·近期政策的导向性第34-35页
       ·社会公正问题成因中的政府因素第35-36页
     ·“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的特殊原因第36-37页
       ·我国行政权力的特殊地位第36-37页
       ·公众的传统观念第37页
       ·公众的“社会不公正”归因第37页
   ·“实现社会公正的政府主导模式”的初步构想第37-48页
     ·在政府主导下促进发展的公正性第37-40页
       ·促进地区之间的公正发展第38-40页
       ·促进城乡之间的公正发展第40页
     ·在政府主导下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第40-44页
       ·保障弱势群体阶层第41-42页
       ·管理高收入阶层第42-44页
     ·在政府主导下调整权力结构第44-48页
       ·有效制约行政权第44-45页
       ·实现行政权的法治化第45-48页
   ·保障政府主导模式实现的条件概述第48-50页
     ·明确实践过程中的困难第48-49页
       ·政府主导过程中行政权膨胀的可能性第48页
       ·政府进行自我改革的困难第48-49页
     ·保障政府主导模式实现的条件浅析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中日企业管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