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开挖边坡的渐进性破坏分析及桩锚预加固措施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7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7-19页
     ·拟滑面的参数选用的问题第17-18页
     ·降雨工况的稳定性分析第18页
     ·竖向裂缝扩展的渐进性分析第18页
     ·对渐进性破坏边坡的预加固处理第18-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开挖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第19-21页
     ·渐进性分析的研究第21-24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4-27页
第2章 开挖边坡应力特征和坡体材料的渐进性破坏特性分析第27-46页
   ·引言第27页
   ·开挖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第27-35页
     ·坡体内σ_x的应力分布特征第29-32页
     ·坡体内τ_(xy)的应力分布特征第32-34页
     ·开挖边坡应力分布特征的渐进性破坏影响第34-35页
   ·边坡渐进性破坏的基本原理第35-36页
   ·材料的渐进破坏特性第36-42页
     ·材料的塑性分类第37页
     ·材料的渐进破坏率△W第37-39页
     ·粘土体的渐进破坏特性第39-40页
     ·岩体结构面的渐进破坏特性第40-42页
   ·开挖边坡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分析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基于极限平衡的开挖边坡渐进性破坏分析—分区对比法第46-84页
   ·引言第46页
   ·开挖边坡初始破坏范围的确定第46-53页
     ·坡体应力状态分析第47-51页
     ·渐进破坏材料特性曲线的简化第51-53页
   ·渐进性破坏模式的确定第53-61页
     ·边坡渐进性破坏的机理和分类第53-57页
     ·单一条块的拟滑面破坏特征第57-58页
     ·边坡渐进性破坏的分析第58-61页
   ·渐进性破坏的稳定性分析第61-66页
     ·稳定系数的计算第61-62页
     ·坡脚局部破坏条块的失稳判断第62-63页
     ·实例分析第63-66页
   ·牵引型渐进性破坏坡体稳定性的分析第66-71页
     ·牵引型渐进性破坏拟滑面的简化确定第66-70页
     ·实例分析第70-71页
   ·推移型渐进性破坏的稳定性分析第71-77页
     ·推移型边坡的失稳机理第71-73页
     ·推移型边坡拟滑面的确定第73-75页
     ·实例分析第75-77页
   ·拟滑面上条块的渐进破坏分析第77-82页
     ·潜在滑面剪力的确定第77-78页
     ·局部破坏条块的确定第78-79页
     ·条块间推力的确定第79-80页
     ·实例分析第80-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4章 降雨对开挖边坡的渐进性影响及防护措施第84-103页
   ·引言第84页
   ·水对边坡的影响第84-86页
   ·开挖边坡中一点的应力路径第86-87页
   ·降雨入渗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第87-99页
     ·研究现状第87-89页
     ·现有计算降雨入渗深度的方法第89-90页
     ·降雨入渗深度确定的简化计算第90-94页
     ·考虑降雨入渗的稳定性分析和试验验证第94-99页
   ·降雨入渗边坡的防护措施第99-102页
     ·降雨的危害第99页
     ·植被的防护作用第99-100页
     ·对降雨影响的护坡试验研究第100-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近水平层状岩体边坡的渐进性失稳破坏分析第103-120页
   ·引言第103-104页
   ·裂纹的类型和形成第104-105页
   ·水平拉应力σ第105-108页
     ·爆破震动力第105页
     ·地震惯性力第105-106页
     ·开挖卸荷回弹附加力第106-108页
   ·竖向裂缝的应力和扩展特征第108-110页
   ·降雨入渗水压对未贯通至层面裂缝的影响第110-113页
     ·单纯降雨入渗水压对未贯穿裂缝的应力计算第110-111页
     ·水平拉应力和降雨入渗水压对未贯穿裂缝的影响第111-112页
     ·实例分析第112-113页
   ·竖向裂缝的渐进性破坏第113-118页
     ·裂缝扩展应力准则第113-115页
     ·断裂块体的剧动第115-116页
     ·实例分析第116-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6章 控制边坡渐进性破坏的坡脚措施—预埋桩第120-143页
   ·引言第120-121页
   ·预埋桩下滑推力的计算第121-124页
   ·预埋桩在开挖过程中施工工序和土压力变化第124-129页
     ·实例情况第124-125页
     ·实测分析第125-129页
   ·抗滑桩间距确定的总结第129-133页
     ·规范中对桩间距的规定第129-130页
     ·确定桩间距的常用方法第130-133页
   ·预埋桩间距的确定第133-140页
     ·基本假定第133-134页
     ·基于小土拱拱跨的确定第134-138页
     ·大土拱的分析和确定第138-140页
   ·预埋桩的内力计算第140-141页
     ·桩的非锚固段部分荷载分布第140-141页
     ·非锚固段内力计算第141页
     ·锚固段桩身内力以及桩侧反力的计算第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7章 控制边坡渐进性破坏的坡面措施—压力(分散)型锚索第143-165页
   ·引言第143页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特点第143-144页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预加固实施第144-147页
     ·实施步骤第144-145页
     ·开挖过程中锚索所承受的锚固力的要求第145-146页
     ·锚固段长度的规范确定第146-147页
   ·锚固段长度的受力特性第147-150页
   ·压力型锚索的弹性模型第150-154页
     ·锚固段长度的确定第150-151页
     ·弹性时压力型和压力分散型的选取第151-152页
     ·实例分析第152-154页
   ·压力型锚索剪切摩阻力的弹塑性模型第154-162页
     ·锚固层界面处于弹性阶段第155-157页
     ·当锚固层截面部分进入塑性阶段第157-158页
     ·当锚固层截面全部进入塑性阶段第158-159页
     ·承载板端部的锚固力F~位移u_0曲线第159-160页
     ·弹塑性下锚固段承载力和锚固段长度的确定第160-162页
     ·实例分析第162页
   ·压力型锚索锚固段长度的讨论第162-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5页
第8章 开挖边坡渐进性破坏的地质模型试验第165-181页
   ·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第165-166页
   ·试验概况第166-168页
     ·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第166页
     ·设计和施工方案及材料力学参数第166-168页
   ·模型试验设计第168-171页
     ·相似设计第168-170页
     ·测试内容及试验方法第170-17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71-180页
     ·开挖不设支挡结构第171-175页
     ·开挖设置支挡结构第175-178页
     ·对比分析第178-180页
   ·本章小结第180-181页
结论及展望第181-185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81-183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83-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膜厚度的α能损法测量和γ谱探测效率的MCNP模拟描述方法研究
下一篇:相移干涉微表面形貌检测仪的数据处理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