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表格第5-7页
插图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导论第12-21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的背景第12-17页
     ·历史背景第13-14页
     ·政治经济背景第14-15页
     ·新崛起的中国在印尼经济中地位突显第15页
     ·两国在进出口贸易上的共同目标第15-17页
   ·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思路第17-19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研究的局限性第20-21页
第2章 预测方法与文献回顾第21-35页
   ·预测方法第21-29页
     ·经济预测第21页
     ·经济预测的分类第21-22页
       ·按预测涉及的范围不同划分第21页
       ·按预测的时间长短不同划分第21页
       ·按预测方法的性质不同划分第21-22页
       ·按预测的时态不同划分第22页
     ·经济预测方法第22-25页
       ·定性预测法第22页
       ·定量预测法第22-25页
     ·预测误差第25页
     ·探究时间系列数据模式第25-26页
     ·选择预测方法第26-27页
     ·残差分析第27页
     ·ABC分析法第27-28页
     ·逐步回归分析法第28-29页
   ·文献回顾第29-35页
     ·中国的经济改革第29-30页
     ·印度尼西亚经济与政策第30-31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经济基本比较第31-32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互补性第32-33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预测第33页
     ·中国入世对中国印尼双边贸易的影响第33-34页
     ·印尼与中国的投资合作第34-35页
第3章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发展趋势的预测第35-43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总额第35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总额绘图第35-37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总额预测第37-43页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37-38页
     ·线性趋势模型第38-39页
     ·指数增长曲线模型第39-40页
     ·二次趋势模型第40-41页
     ·二重指数平滑模型第41页
     ·平均增长预测第41-42页
     ·预测的平均误差平方比较第42-43页
第4章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第43-115页
   ·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第43-77页
     ·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概况第43-44页
     ·印度尼西亚对中国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1993-2005年)第44-75页
       ·1993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44-47页
       ·1994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47-49页
       ·1995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49-51页
       ·1996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51-53页
       ·1997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53-55页
       ·1998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55-57页
       ·1999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57-59页
       ·2000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59-61页
       ·2001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61-63页
       ·2002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63-65页
       ·2003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65-67页
       ·2004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67-69页
       ·2005年度出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69-72页
       ·每年平均价值最高的出口商品第72-75页
     ·印尼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种类量描述(1993-2005年)第75-76页
     ·中国对印尼外国直接投资与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相关研究第76-77页
     ·印尼对中国出口的回归模型第77页
   ·印度尼西亚从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第77-112页
     ·印度尼西亚从中国进口概况第77-79页
     ·印度尼西亚从中国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1993-2005年)第79-109页
       ·1993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79-81页
       ·1994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81-83页
       ·1995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83-85页
       ·1996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85-87页
       ·1997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87-89页
       ·1998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89-91页
       ·1999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91-93页
       ·2000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93-95页
       ·2001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95-97页
       ·2002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97-99页
       ·2003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99-101页
       ·2004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101-103页
       ·2005年度进口的十大商品识别第103-106页
       ·每年平均最高价值的进口商品第106-109页
     ·印尼从中国的进口商品种类量描述(1993-2005年)第109-110页
     ·印尼对中国外国直接投资与印尼从中国进口总额的相关研究第110-111页
     ·进口回归模型第111-112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双边总贸易总额回归模型第112页
   ·贸易总额回归模型讨论第112-113页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差额第113-115页
第5章 结论第115-118页
参参文献第118-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附件一 贸易总额模式的自相关检验第122-123页
附件二 贸易总额的基本假设检验第123-125页
附件三 印尼与中国贸易总额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125-126页
附件四 贸易总额预测结果第126-131页
附件五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贸易额表第131-132页
附件六 1993-2005年十大出口商品与排列第132-140页
附件七 出口变量检验第140-144页
附件八 出口商品的独立变量以及逐步回归结果第144-145页
附件九 出口回归模型的方差检验第145-147页
附件十 出口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检验第147-149页
附件十一 1993-2005年十大进口商品与排列第149-158页
附件十二 进口变量检验第158-163页
附件十三 进口商品的独立变量以及逐步回归结果第163-165页
附件十四 进口回归模型的方差检验第165-167页
附件十五 进口回归模型基本假设检验第167-169页
附件十六 贸易总额逐步回归结果第169-171页
附件十七 贸易总额回归模型的方差检验第171-173页
附件十八 贸易总额回归模型基本假设检验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相对重要性的社会选择研究及在中国基层选举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多传感器行为融合基础上的AGV导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