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 | 第1-2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20页 |
(一) 行政程序的内涵及行政程序法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12-14页 |
(二) 关于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 | 第14页 |
(三) 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 | 第14-15页 |
(四) 关于行政程序的正当性 | 第15-17页 |
(五) 关于行政程序控权机制 | 第17-20页 |
三、分析方法与论证过程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社会结构模型与社会的法律调整 | 第23-35页 |
一、构建社会结构模型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23-27页 |
(一)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二) 中国现实行政法制类型 | 第25-27页 |
二、社会结构模型与社会主体的行为驱动机制 | 第27-31页 |
(一) 社会结构模型 | 第27-28页 |
(二) 社会主体的行为驱动机制 | 第28-31页 |
三、法律调整的一般过程和方式 | 第31-35页 |
(一) 法治社会条件下社会运行的一般过程 | 第31-33页 |
(二) 法律调整的过程与方式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行政程序的内涵与结构 | 第35-43页 |
一、行政与行政过程 | 第35-36页 |
二、行政程序的内涵 | 第36-38页 |
三、行政程序的特征 | 第38-39页 |
四、行政程序的结构 | 第39-43页 |
(一) 从行政程序设计的立场考虑的行政程序的结构 | 第39-41页 |
(二) 行政程序的逻辑结构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行政程序的原则与行政程序的正当性 | 第43-50页 |
一、行政程序的原则 | 第43-45页 |
二、行政程序的正当性 | 第45-50页 |
(一) 行政程序正当性的理论基础之一——正义论 | 第45-47页 |
(二) 行政程序正当性的理论基础之二——程序论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程序性违法与程序性制裁 | 第50-58页 |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程序性违法法律后果的规定与执行情况 | 第50-52页 |
二、程序性违法行为的形态与实质 | 第52-56页 |
(一) “限小”政策 | 第52-54页 |
(二)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 | 第54-56页 |
三、程序性制裁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正当行政程序的建构 | 第58-61页 |
一、结论 | 第58页 |
二、结论的验证 | 第58-60页 |
三、正当行政程序的建构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