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6页 |
英文摘要 | 第16-22页 |
前言 | 第22-24页 |
第一章 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与展望 | 第24-75页 |
第一节 已获批准的保健食品现状分析 | 第24-41页 |
一、数据来源和统计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二、结果 | 第26-37页 |
三、讨论 | 第37-40页 |
四、建议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现状分析 | 第41-75页 |
一、数据来源和统计分析方法 | 第42-45页 |
二、结果 | 第45-66页 |
三、讨论 | 第66-72页 |
四、建议 | 第72-7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保健食品管理法规、标准比较研究 | 第75-107页 |
第一节 保健食品范畴以及相应的管理法规的背景 | 第76-8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一般要求 | 第82-8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审批机制 | 第83-89页 |
第四节 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 第89-93页 |
第五节 保健功能及功效成分的确定 | 第93-97页 |
第六节 标签及声称 | 第97-101页 |
第七节 生产、销售的基本要求 | 第101-102页 |
第八节 我国保健食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102-105页 |
第九节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三章 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107-129页 |
第一节 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和营销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 | 第107-119页 |
一、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108-112页 |
二、开发研究保健食品时功能定位的理论依据 | 第112-115页 |
三、全科医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为保健食品产业的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 第115-119页 |
第二节 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存在的发展展望 | 第119-129页 |
一、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方面 | 第119-124页 |
二、基础研究方面 | 第124-125页 |
三、保健食品开发研究和营销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 | 第125-127页 |
四、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方面 | 第127-128页 |
五、社团法人和/或民间组织的作用 | 第128-129页 |
结论 | 第129-130页 |
创新之处与应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3页 |
综述一 祖国医学养生保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3-145页 |
综述二 “药食同源”理论 | 第145-153页 |
综述三 保健食品的沿革 | 第153-157页 |
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 | 第157-177页 |
致谢 | 第177-178页 |
个人简历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