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学术意义 | 第10-11页 |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3-15页 |
·对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科普 | 第15页 |
·科普激励和科普激励机制 | 第15-17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激励理论评述 | 第17-23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7-20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0-22页 |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 | 第22-23页 |
·国外的科普激励实践探索及对我国高校科普管理的影响 | 第23页 |
·国内管理学界关于高校科普管理和激励的现有研究 | 第23-25页 |
3 我国高校教师科普激励和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我国高校科普激励的有利因素和高校科普激励取得的成效 | 第25-26页 |
·高校科普激励的有利因素 | 第25-26页 |
·高校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第26页 |
·我国高校科普激励和科普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高校科普激励成效不显著 | 第26-28页 |
·高校科普经费不足,缺乏激励力度 | 第28-29页 |
·高校科普管理制度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4 实证研究——以重庆大学为例 | 第30-47页 |
·重庆大学及其科普资源情况介绍 | 第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调查过程及样本分布 | 第31-32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2-47页 |
·重庆大学主要科普形式 | 第32页 |
·重庆大学教师科普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 第32-36页 |
·重庆大学教职工科普意识分析 | 第36-39页 |
·重庆大学教师科普动机分析 | 第39-42页 |
·重庆大学现行的科普激励措施及激励效果和教职工满意度 | 第42-44页 |
·影响重庆大学教职工科普积极性的因素 | 第44-47页 |
5 高校科普激励机制建立与完善 | 第47-53页 |
·高校科普激励机制建立的总体思路 | 第47-48页 |
·优化高校科普政策环境 | 第48-49页 |
·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保证高校科普经费投入 | 第49-50页 |
·高校科普激励机制激励基点的分析与筛选 | 第50页 |
·改革现行的职称、职位晋升制度,将科普业绩纳入职称、职位评聘体系 | 第50页 |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50-51页 |
·建立健全高校科普工作和科普项目评估机制 | 第51-53页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 第6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61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