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及动因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8-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2 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 第15-22页 |
| ·传统资本结构理论 | 第15页 |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15-19页 |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MM 理论 | 第15-17页 |
| ·修正的MM 理论(米勒均衡模型) | 第17-18页 |
| ·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 | 第18-19页 |
|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19-22页 |
| ·新优序融资理论 | 第19页 |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9-20页 |
| ·激励理论理论 | 第20页 |
| ·信息传递理论 | 第20-22页 |
| 3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 第22-42页 |
|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2-28页 |
| ·历年内源融资情况 | 第22-23页 |
| ·中国上市公司历年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及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 ·中国上市公司历年股权融资状况 | 第24-28页 |
|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实证检验 | 第28-38页 |
|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选择行为分析 | 第28-33页 |
| ·股权融资与长期负债融资选择行为分析 | 第33-36页 |
| ·股权融资与流动负债融资选择行为分析 | 第36-38页 |
| ·股权融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分析 | 第38-40页 |
| ·配股融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 | 第38-39页 |
| ·增发融资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成因分析 | 第42-56页 |
| ·股权融资偏好直接动因分析 | 第42-46页 |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42-43页 |
| ·模型的建立及样本选择 | 第43-45页 |
| ·检验结果 | 第45-46页 |
| ·股权融资偏好的控制权因素分析 | 第46-52页 |
| ·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结构特点 | 第46-48页 |
| ·控股大股东通过股权融资获得控制权收益分析 | 第48-49页 |
| ·经理人通过股权融资获得控制权收益分析 | 第49-50页 |
| ·股权结构与股权融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2页 |
| ·股权融资偏好的市场成因分析 | 第52-54页 |
|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的滞后 | 第52页 |
| ·资本市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5 建议 | 第56-59页 |
| ·建议 | 第56-58页 |
|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附录 A | 第63-64页 |
| 附录 B | 第64-65页 |
| 附录 C | 第65-67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7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