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库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云南省现行水库管理体制介绍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理论框架: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云南省水库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4页 |
·云南省水库安全现状 | 第15-17页 |
·病险突出 | 第15-16页 |
·险情频发 | 第16页 |
·老化失修 | 第16-17页 |
·效益衰减 | 第17页 |
·云南省水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4页 |
·安全监管责任不到位 | 第17-19页 |
·对公共安全关注不够 | 第19-20页 |
·工程盲目运行 | 第20-21页 |
·行业调度困难 | 第21-23页 |
·应急处置不力 | 第23-24页 |
3. 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4-41页 |
·自然灾害影响大 | 第24-26页 |
·洪水的影响 | 第24-25页 |
·地震的影响 | 第25-26页 |
·工程建设先天不足 | 第26-27页 |
·工程质量差 | 第26页 |
·防洪标准低 | 第26-27页 |
·管理体系后天失调 | 第27-34页 |
·管理体制不适应 | 第27-34页 |
·法规不适应 | 第27-30页 |
·体制不适应 | 第30-31页 |
·机构不适应 | 第31-32页 |
·人员不适应 | 第32页 |
·投入体制不适应 | 第32-33页 |
·水费征收方式不适应 | 第33-34页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 第34-37页 |
·事权与财权不称导致供给不足 | 第34-35页 |
·取消"两工"导致供给不足 | 第35页 |
·供给不足的后果 | 第35-37页 |
·供给不足导致除险资金匮乏 | 第35-36页 |
·供给不足导致维护经费缺乏 | 第36-37页 |
·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 | 第37-41页 |
·防汛组织机构不健全 | 第37-38页 |
·预案体系有待完善 | 第38页 |
·防办自身能力建设滞后 | 第38-39页 |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 第39页 |
·防灾减灾保障机制薄弱 | 第39-40页 |
·防汛应急队伍建设滞后 | 第40-41页 |
4. 水库安全管理的理想模式 | 第41-47页 |
·国外水库安全管理的借鉴和启示 | 第41-45页 |
·国外水库安全管理的介绍 | 第41-44页 |
·英国 | 第41-42页 |
·日本 | 第42-43页 |
·加拿大 | 第43-44页 |
·国外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启示 | 第44-45页 |
·构建我国水库安全管理新模式 | 第45-47页 |
5. 提高云南省水库安全管理能力的对策 | 第47-60页 |
·构建完善的水库安全法规体系 | 第47-48页 |
·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 第48-49页 |
·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 | 第48-49页 |
·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 第49页 |
·以工哺农互惠双赢 | 第49页 |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 第49-54页 |
·以补偿机制解决政策性亏损 | 第49-51页 |
·以参与式管理提高水费实收率 | 第51-54页 |
·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 | 第54-55页 |
·向社会化技术型管理转型 | 第55-57页 |
·建立水库安全动态监管体系 | 第55-57页 |
·编制水库管理运行手册 | 第57页 |
·理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 | 第57-58页 |
·明确水库管理主体 | 第57页 |
·水管站管理权上收到县 | 第57页 |
·推进乡级防指建设 | 第57-58页 |
·实行统一管理 | 第58页 |
·健全水库设施 | 第58页 |
·完善水库应急管理体系 | 第58-60页 |
·落实防汛责任 | 第58页 |
·修改完善预案 | 第58-59页 |
·建立灾害风险管理机制 | 第59页 |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及防汛物资储备 | 第59页 |
·建立现代化的防汛应急指挥系统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