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4页 |
第一章 唐宋词与《九歌》 | 第14-32页 |
第一节 刘禹锡仿效《九歌》作《竹枝词》在词史上的重要作用 | 第15-19页 |
第二节 温庭筠词中的《九歌》因子 | 第19-27页 |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九歌》余绪” | 第27-32页 |
第二章 唐宋词与宋玉 | 第32-58页 |
第一节 柳永对宋玉的接受 | 第32-41页 |
第二节 晏几道对宋玉《高唐》、《神女》的继承及其对“云雨”意象的雅化 | 第41-49页 |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三个宋玉及其与市民文化的关系 | 第49-58页 |
第三章 唐宋词与屈原 | 第58-90页 |
第一节 “幽洁如屈宋”——贺铸对屈原芳草美人的接受及其对词诗化的意义 | 第58-66页 |
第二节 从“幽洁”到“悲壮”——南渡词人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接受 | 第66-75页 |
第三节 对张舜民与张孝祥贬谪诗词的重新解读 | 第75-83页 |
第四节 骚雅——屈原比兴寄托手法在词中的完美体现 | 第83-90页 |
第四章 辛弃疾与屈原 | 第90-103页 |
第一节 辛弃疾对《离骚》、《九章》“哀志”的继承 | 第90-96页 |
第二节 辛弃疾对《远游》、《天问》“瓌诡”的继承 | 第96-103页 |
第五章 唐宋词与楚文化 | 第103-122页 |
第一节 唐宋词中的端午词 | 第104-109页 |
第二节 唐宋词对二湘故事的艳情化 | 第109-117页 |
第三节 唐宋词中的“潇湘” | 第117-122页 |
结语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30-131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31-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