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我国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发展的现状 | 第8页 |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古典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 第9-10页 |
·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第10-11页 |
·新增长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 第12-15页 |
·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产业集群的产生条件 | 第13页 |
·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 第13-15页 |
·从外部经济理论看产业集群效应 | 第13-14页 |
·从集聚经济理论看产业集群效应 | 第14页 |
·从规模报酬理论看产业集群效应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15-33页 |
·世界典型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 | 第15-20页 |
·美国硅谷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 | 第15-17页 |
·意大利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 | 第17-18页 |
·印度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 | 第18页 |
·台湾地区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 | 第18-20页 |
·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 第18页 |
·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 | 第18-20页 |
·国内典型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 | 第20-22页 |
·浙江省产业集群成长模式 | 第20页 |
·广东东莞产业集群成长模式 | 第20-22页 |
·国内外典型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评析 | 第22-29页 |
·硅谷产业集群成功经验 | 第22-23页 |
·意大利产业高速集群发展经验 | 第23-24页 |
·印度班加罗尔地区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的经验 | 第24-25页 |
·台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第25-26页 |
·浙江产业集群成长经验 | 第26页 |
·东莞产业集群成长经验 | 第26-29页 |
·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条件 | 第29-31页 |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衍生和集聚发展 | 第29页 |
·人才资源的开发与集聚效应产生 | 第29-30页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官产学研的密切协作 | 第30页 |
·有效的集群外部网络关系 | 第30页 |
·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 第30-31页 |
·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要素 | 第31-33页 |
·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 | 第31页 |
·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体系 | 第31-32页 |
·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 | 第32页 |
·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体系 | 第32页 |
·产业集群要素的关联机理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中国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构成 | 第33-48页 |
·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 | 第33-36页 |
·市场服务体系的功能 | 第33-34页 |
·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 第34-35页 |
·适应集群发展的完善的物流体系 | 第35-36页 |
·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体系 | 第36-41页 |
·技术创新:技术开发的关键 | 第36-39页 |
·创业服务中心:创新成果转化的载体 | 第39-41页 |
·创业技术中心(孵化器)的功能 | 第40页 |
·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问题 | 第40-41页 |
·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 | 第41-44页 |
·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功能 | 第41-42页 |
·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 | 第42-43页 |
·区域创新网络的功能 | 第43-44页 |
·产业集群的政府支持体系 | 第44-48页 |
·政府支持的依据 | 第44-45页 |
·产业集群导向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 | 第45-46页 |
·政府在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中的定位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中国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建立 | 第48-71页 |
·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 | 第48-52页 |
·中介服务组织的培育 | 第48-49页 |
·金融服务渠道的拓展 | 第49-51页 |
·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 | 第51-52页 |
·产业集群技术开发体系的建立 | 第52-57页 |
·我国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对策 | 第52-54页 |
·聚集人才:创新和创业的基础 | 第54-57页 |
·建立和完善国家人事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 第54-55页 |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 第55-57页 |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 | 第57-62页 |
·产业集群政府支持体系的建立 | 第62-71页 |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实施途径 | 第62-66页 |
·产业集群市场环境的培育 | 第62-63页 |
·产业集群目标的选择 | 第63-65页 |
·资本的投入 | 第65-66页 |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协调发展 | 第66-71页 |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协调 | 第67-69页 |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更新和发展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基本结论 | 第71-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A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