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1页 |
| ·低温辐射计的发展历史 | 第7页 |
| ·低温辐射计在光辐射计量领域的重要性 | 第7-9页 |
| ·低温辐射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9-10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 第10-11页 |
| 第2章 基于低温辐射计的光功率测量系统原理 | 第11-18页 |
| ·光电替代法光辐射功率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1页 |
| ·低温辐射计与绝对辐射计的比较 | 第11-12页 |
| ·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2-16页 |
| ·低温辐射计 | 第13-15页 |
| ·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介绍 | 第15-16页 |
| ·低温辐射计电替代测量方法的计算公式 | 第16-18页 |
| 第3章 光路结构和调整方法 | 第18-20页 |
| ·光路及其调整 | 第18-19页 |
| ·光路中关键部分的选择和调整 | 第19-20页 |
| 第4章 激光功率稳定装置 | 第20-29页 |
| ·激光功率稳定器(LPC)介绍 | 第20页 |
| ·使用激光功率稳定器(LPC)的一些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 ·创新和问题的解决 | 第22-23页 |
| ·外部模拟调制的软件实现和算法 | 第23-29页 |
| ·数字 PID控制原理 | 第24-27页 |
| ·采用数字 PID对 LPC进行外部模拟调制的实现 | 第27-29页 |
| 第5章 陷阱探测器相关特性的研究 | 第29-54页 |
| ·陷阱探测器的结构原理 | 第29-30页 |
| ·陷阱探测器面响应均匀性的实验内容 | 第30-35页 |
| ·实验装备和实验条件 | 第30-31页 |
| ·实验软件流程图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 ·陷阱探测器偏振特性的实验内容 | 第35-43页 |
| ·实验方案 | 第35页 |
| ·实验装备和实验条件 | 第35-37页 |
|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 ·结论及分析 | 第39-43页 |
| ·陷阱探测器角度特性的实验内容 | 第43-48页 |
| ·实验方案 | 第43页 |
| ·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 | 第43-44页 |
| ·实验结果 | 第44-48页 |
| ·结论及分析 | 第48页 |
| ·探测器温度系数的测量 | 第48-54页 |
| ·实验方案 | 第48-51页 |
| ·实验装备和实验条件 | 第51-52页 |
| ·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 ·结论及分析 | 第53-54页 |
| 第6章 低温辐射计系统软件介绍 | 第54-56页 |
| ·进行新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因 | 第54页 |
| ·牛津Radiox软件与新软件相比的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 第7章 基于低温辐射计的光辐射功率测量 | 第56-72页 |
| ·低温辐射计主要光学性能的测量 | 第56-61页 |
| ·低温辐射计窗口透射比的测量 | 第56-60页 |
| ·低温辐射计腔体吸收率测量 | 第60-61页 |
| ·低温辐射计特性研究 | 第61-72页 |
| ·热连管定标 | 第61-62页 |
| ·电功率加热稳定性 | 第62-64页 |
| ·正反极性电加热实验考察 | 第64-66页 |
| ·温度判稳中延时和域值设置的合理性考察 | 第66-67页 |
| ·高低电替代功率间隔的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67-70页 |
| ·用电功率代替光功率对系统整体性能的考察 | 第70-72页 |
| 第8章 利用陷阱探测器进行量值传递 | 第72-75页 |
| ·实验方案 | 第72-73页 |
| ·实验数据及不确定度分析 | 第73-75页 |
| 第9章 结论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