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言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 | 第10-21页 |
| ·政策法律分析 | 第10-12页 |
| ·加入WTO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 第10页 |
| ·《港口法》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 第10-11页 |
| ·中央政策对大连港发展的影响 | 第11-12页 |
| ·经济环境分析 | 第12-13页 |
| ·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 第12页 |
| ·产业结构逐步调整 | 第12页 |
| ·腹地经济发展缓慢 | 第12页 |
| ·缺乏大量适箱货源 | 第12-13页 |
| ·技术环境分析 | 第13-14页 |
| ·船舶大型化趋势对集装箱码头的影响 | 第13-14页 |
| ·船舶航线的调整与枢纽港地位的确定 | 第14页 |
|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第14-15页 |
| ·通过战略联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趋势 | 第14页 |
| ·港口服务向综合物流服务扩展的趋势 | 第14-15页 |
| ·竞争对手分析 | 第15-21页 |
| ·与国内港口的竞争 | 第15-19页 |
| ·与国外港口的竞争 | 第19-21页 |
| 第3章 内部环境分析 | 第21-27页 |
| ·大港集箱资源概况 | 第21-23页 |
| ·码头基础设施状况 | 第21页 |
| ·物流服务资源状况 | 第21-22页 |
| ·信息业务资源状况 | 第22-23页 |
| ·企业战略能力分析 | 第23-27页 |
| ·业务市场需求分析 | 第23-24页 |
| ·市场拓展能力分析 | 第24-25页 |
| ·服务竞争力分析 | 第25-27页 |
| 第4章 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27-36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 ·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产业结构 | 第27页 |
| ·对外贸易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商品结构 | 第27-28页 |
| ·集装箱运输系统发展水平 | 第28页 |
| ·港口竞争力 | 第28页 |
| ·中转因素 | 第28-29页 |
| ·周边港口的发展水平 | 第29页 |
| ·定量预测 | 第29-36页 |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30-33页 |
| ·内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33-34页 |
| ·中转箱量预测 | 第34-36页 |
| 第5章 大港集箱物流发展战略定位及目标 | 第36-48页 |
| ·大港集箱物流发展战略思路 | 第36-39页 |
| ·物流服务链 | 第36页 |
| ·业务体系重构 | 第36-37页 |
| ·核心竞争力 | 第37-38页 |
| ·企业战略选择 | 第38-39页 |
| ·大港集箱物流发展战略定位 | 第39-40页 |
| ·大港集箱物流发展战略目标 | 第40-46页 |
| ·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 第40页 |
| ·阶段发展战略目标 | 第40-46页 |
| ·大港集箱发展战略重点 | 第46-48页 |
| 第6章 物流业务发展战略措施 | 第48-53页 |
| ·对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加速港口集装箱物流服务链的搭建 | 第48-50页 |
| ·对现有投资企业进行绩效和财务评估 | 第50页 |
| ·强化船、货代企业的联系纽带作用 | 第50-51页 |
| ·提高集装箱场站的服务作业效率和营运管理水平 | 第51页 |
| ·加强港口物流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集疏运体系的建设 | 第51-52页 |
| ·发挥码头物流和物流园区的政策和地域优势 | 第52页 |
| ·利用现有的口岸信息平台资源优势和港口服务信息软件开发能力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附录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