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18页 |
一、“国有股”的概念 | 第8-9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股权结构的历史成因 | 第9-10页 |
(一) 我国股市的最初定位是在融资而非转制 | 第9页 |
(二) 国有股权不流通的设计方式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理论思维 | 第9-10页 |
(三) 国有股权不流通的设计方式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 | 第10页 |
三、分割的股权设计与上市公司治理缺陷 | 第10-13页 |
(一) 分割的股权设计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 第10-12页 |
(二) 分割的股权设计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 第12-13页 |
四、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必要性 | 第13-18页 |
(一) 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股流通 | 第14-15页 |
(二)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意义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多种思路 | 第18-27页 |
一、配售方案思路介析 | 第18-19页 |
二、基金方案思路介析 | 第19-20页 |
三、预设未来流通权方案思路介析 | 第20-21页 |
四、权证方案思路介析 | 第21-22页 |
五、股权调整方案思路介析 | 第22-23页 |
六、开辟第二市场方案思路介析 | 第23页 |
七、其他方案思路介析 | 第23-27页 |
(一) 其他方案基本思路简介 | 第23-24页 |
(二) 其他方案评析 | 第24-27页 |
第三部分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几个焦点问题探讨 | 第27-34页 |
一、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定价问题 | 第27-30页 |
(一)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定价基础 | 第27-29页 |
(二)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定价方式 | 第29-30页 |
二、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数量问题 | 第30-31页 |
三、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时机选择 | 第31-32页 |
四、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空间选择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现实思考 | 第34-46页 |
一、国有股减持流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4-37页 |
(一) 利益补偿原则 | 第34-36页 |
(二) 公开透明原则 | 第36页 |
(三) 通盘筹划原则 | 第36-37页 |
(四) 市场稳定原则 | 第37页 |
二、国有股减持流通经验的国际借鉴 | 第37-39页 |
(一) 国有股减持流通应该是一项国家公共政策 | 第37-38页 |
(二) 国有股减持应坚持低价发售 | 第38-39页 |
(三) 国有股减持流通过程中给予政策扶植 | 第39页 |
三、国有股减持流通的政策建议 | 第39-43页 |
(一) 以全流通实现国有股减持 | 第40页 |
(二) 国有股减持流通的顺序安排 | 第40-42页 |
(三) 积极拓展各种渠道促进国有股减持流通 | 第42-43页 |
四、国有股减持流通的延伸思考 | 第43-46页 |
(一) 加强国有股减持流通的配套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二) 综合平衡中央、地方和企业利益关系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